德國拒絶向烏克蘭運送武器,令一些盟國不解甚至憤怒。但是,歐洲最強的國家之所以袖手旁觀,有其複雜的歷史原因。
在柏林的東邊,有一大片長滿草的平地,那裏的土地講述著一些可怕的故事。
農民用犁開路的時候,犁上的刀刃撥開的是人的骸骨,還有武器;這些是在二戰其中一個最殘酷的戰場上留下的痕跡碎片。
那是1945年春天。希特勒(Adolf Hitler)躲藏在柏林的暗堡裏,他的軍隊正在撤退。蘇聯軍隊從東邊而入,踏著這片平地前進,但是他們頭上有一座叫施勞弗高地(Seelow Heights)的小山,納粹軍隊就守在上面。
一切的相關記載都顯示,那是一場混亂不堪的浴血戰鬥。蘇聯人最終取勝,加速了戰爭的結束,但是據估計,他們有3萬名官兵戰死。
探訪施勞弗高地的紀念地,就能了解這個國家的歷史在很多德國人心中有多麼根深蒂固——20世紀經歷的恐怖,仍然影響著今天這個國家的外交政策。
基本上,這是一個反戰主義的國家
這就是德國不惜激起國內政客的激烈反響,也要拒絶向烏克蘭提供武器的原因之一。
基本上,這是一個反戰主義的國家。
一項年度民意調查顯示,大多數德國人相信,外交談判是解決衝突的最佳方法。德國很少參與除維和行動之外的任何戰事;有一些極少數的例外都很有爭議——包括1990年代的巴爾幹半島戰事和較近期的阿富汗戰爭。
諷刺的是,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武器出口國之一(雖然與美國和俄羅斯的規模相比是相形見絀)。它對於運送武器到哪裏有著嚴格的控制,儘管梅克爾(Angela Merkel)政府有時候也會被指不遵守這些規則。
「德國長久以來在所有軍事衝突的政策上都很克制,而武器出口被看作是助長衝突而不是減少衝突,」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erman Marshall Fund)的克萊納-布羅克霍夫(Thomas Kleine-Brockhoff)說,「這項長久政策表明德國不會出口武器到衝突地區。」
德國曾經打破過這個原則,向伊拉克北部的武裝組織提供武器,對抗所謂的「伊斯蘭國」(IS)。但是他說,烏克蘭的狀況不一樣。這當中有其歷史原因——納粹曾在烏克蘭和俄羅斯殺害了數百萬人。
「向德國有份製造的這片血色土地出口武器,向這片血色土地的其中一方提供武器……去對抗這片血色土地上的其他部分……在德國的政治辯論當中是一個詛咒。」
烏克蘭邊境上的狀況,對德國的新聯合政府是一個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