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歐巴馬用將近7年時間,重返亞洲戰略成效有限,除東北亞局勢漸惡化、南中國海衝突不斷外,最重要的則是中國大陸「已經崛起」的事實。不僅在經貿、科技、國力上崛起,軍力的迅速崛起,更使中共解放軍茁壯為一支不折不扣的「藍海」部隊,這些是2000年時無法想像的局面。
「重返亞洲」以失敗告終,而川普鑒於「軍事過硬」無法在東亞局勢中佔到便宜,故在其「美國優先」的意識形態指導之下,改用以「貿易戰」取代軍事部署,這場中美貿易戰即將開打,20 年前認為「美國必須圍堵中國」的華府菁英階層中,已經開始擔心「中美貿易戰一起,美國不可避免要使用台灣牌,這對台灣本身將是危險之舉」。而《台灣旅行法》就是在這樣的美中關係格局下走上台前,推出這一法案的根本目的,是美國為了因應中國大陸崛起,試圖用台灣牌來遏制中國,並作為在經貿上勒索中國大陸的工具,並不是美國菩薩心腸,想要維護台灣的國際利益。
陸反應冷淡 另有玄機
《台旅法》事實上並非新鮮事,在2016年9月在參眾議院就已經被提出過,2017年的1月和5月再度提出。經過冗長的議程,終獲川普簽署通過。看似台美政府的高層官員從此可自由來去互訪,甚至台灣的內部認為「美國透過立法,將台灣視為一個獨立國家看待」。果真如此,為何此「茲事體大」的法案通過後,不僅美國官方冷靜以對,僅有親台前任政客和掮客大做文章,而中國大陸官方也是異常冷靜,僅用「照本宣科」方式重申數句官式語言,就不再有進一步發言。美、中的異常「冷靜」,配上台灣內部「風風火火」的激昂,箇中是否另有玄機?
按照國際政治的邏輯推演,川普最後一刻才慢吞吞簽署此法案,在這段時間裏,中、美之間難道沒有進行某些談判甚至協議共識?在美國國會民意的大勢所趨下,中共官方知道恐難以「硬阻擋」,故很可能採取別的方式來解決。對美國在大戰略環境下「非做不可」的背景原因,雙方或已存在某些默契。
通盤觀之,台灣問題雖然是中美間的「火藥庫」,卻不是近期最重要問題。習近平剛完成軍改、政改和確立內部領導地位,台灣已經是其囊中物,是隨時可解決的問題,主導權在中國大陸手上,要不要發動攻勢?何時、何處、如何發動?都在中國大陸掌握中,處理台灣問題的「最後一里路」,就是「搞定美國」。一旦中美基於更大目標、達成戰略性合作與和解,台灣問題對中國大陸而言,是可以迎刃而解的小菜一碟。而大陸官方為何緩慢出手、手中有多少牌?這才是「冷淡回應」中的「熱點」。
雖中國大陸官式回應「低調冷淡」,但言語間提到了「挾洋自重」,這對台灣是非常大的警訊。所謂「兩隻大象打架,遭殃的就是腳邊的小草」。台灣面對兩大強權競合戰略遊戲,如果輕易地選邊站或輕易相信一些簡單得到的好處,後果就是在強權相爭的大局下,將自身剩餘價值用到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