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維觀點》台灣莫成兩強爭霸祭品

2018-04-04 06:30

? 人氣

。一旦中美基於更大目標、達成戰略性合作與和解,台灣問題對中國大陸而言,是可以迎刃而解的小菜一碟。(資料照,美聯社)

。一旦中美基於更大目標、達成戰略性合作與和解,台灣問題對中國大陸而言,是可以迎刃而解的小菜一碟。(資料照,美聯社)

終於,在美東時間3月16日,《台灣旅行法》(簡稱《台旅法》)得到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簽署通過。台灣官方、學者及各大智庫,對此多數認為此法案通過為「自從《台灣關係法》之後,台美關係間最大的突破」。紛紛以此為台美關係熱絡、活躍的契機,是台灣重大的「外交突破」。事實上,若我們觀照台美中關係近20年來的演變,以及《台旅法》立法前後的因果,或許就能知道,事情遠非台灣內部單方面所想的那般單純。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台美中關係 20年回顧

我們回顧近20年台美中關係,美國台僑團體從1990年代中期之後就不斷遊說、推動的《台灣安全加強法》(Taiwan Security Enhancement Act, TSEA),在2000年被當時的總統柯林頓(Bill Clinton)否決,官方理由是「此法案如果通過,不僅不會增強台灣安全,還可能將威脅美國、台灣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之間的微妙平衡,甚至可能造成亞太地區動蕩不安」。

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出席妻子希拉蕊的敗選演說(AP)
美國台僑團體從1990年代中期之後就不斷遊說、推動的《台灣安全加強法》,在2000年被當時的總統柯林頓否決。(資料照,美聯社)

而在2000年,即使美國否決《台灣安全加強法》,當時華府菁英階層對「圍堵中國」的氣氛猶有餘溫。其一是「1996年台海危機」陰影剛去不遠:其二是當時中國大陸解放軍還未成為「藍海」軍事強權,解放軍的海空軍實力仍老舊落後。

即便如此,昔日2001年4月1日發生「南海撞機事件」,華府的「主戰」聲浪雖強,但剛執政的小布希(George Bush)政府,還是選擇與中國大陸談判,謹慎地將此事政治負面效應減到最低。也就是說,即使當時解放軍並未擁有「藍海」軍事能力,但美國的顧慮已是千絲萬縷,圍堵中國是一回事,但實際進入衝突則是另一回事。

南海撞機事件後不久,美國便因為「9·11」事件進入了21世紀初的「反恐戰爭」時代。因為「9·11」,美國戰爭機器短時間內轉變成「反恐」效能,美軍的戰略也從模糊的「圍堵中國」,技術性地轉彎到反恐戰場。為了能在中亞、中東地區反恐,美國不得不走回冷戰末期雷根(Ronald Reagan)時代的拉攏中國老路。由於反恐戰場的轉換,美國需要中國大陸在中亞、中東甚至非洲地區與美國合作。

反恐10年後的2010年,中亞、中東的反恐戰場戰火不歇,且牽涉各國政治槓桿角力的因素日益複雜,歐巴馬(Barack Obama)政府在不斷擴大反恐戰場的難局中,驚覺美國在東亞的政治真空狀態已瀕臨界點,故提出「重返亞洲」(Pivot to Asia)大戰略,所謂「亞洲再平衡」(rebalancing)政策目的,即是為壓抑在亞洲迅速崛起的中國大陸,故歐巴馬政府將亞洲地區成為美軍力量最強前沿。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