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該國遇到了一些阻礙。Ribakova說,其中之一是「資源詛咒」。在能源和礦產領域可以輕鬆賺到錢,令其他行業資本匱乏,此外還導致俄羅斯盧布匯率高企,製造業缺乏競爭力。然後,從解散民營油企尤科斯石油公司(Yukos)並監禁其首席執行官開始,普京發出了信號:經濟進步的成果今後將受控於他和他的核心圈子,而不是企業家。
在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俄羅斯於2008年進軍喬治亞之後,來自西方的投資先是放緩,繼而反彈,接下來在俄羅斯2014年吞併克里米亞之後大幅下滑。法國巴黎政治學院的Guriev說,吞併克里米亞招致的制裁讓俄羅斯在經濟發展方面付出了極大代價。他說,知識型行業的進一步發展由此受阻,「IT公司和銀行就不要想在俄羅斯以外擴張了,位於俄羅斯的總部地址對投資者、客戶、合作夥伴來說是有毒的」。事實上,許多俄羅斯知名民營企業目前落腳於其他地方。VKontakte的創始人已離開該國。2017年,美國宣布禁止在聯邦政府的電腦上使用卡巴斯基軟體,稱其構成一種安全風險。該公司已表示,沒有這方面的證據。
如果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其他地區,美國及其盟國現在考慮的制裁措施將加速2014年開始的東西方脫鉤。針對俄羅斯的制裁舉措可能包括限制其銀行使用美元,並切斷其使用一些西方技術的途徑。
冷戰結束後,經濟邏輯使俄羅斯成為歐洲最大的天然氣供應國,而歐洲則是俄羅斯的最大客戶。俄歐雙方眼下都將這種相互依賴視為戰略包袱。短期來看,失去俄羅斯的天然氣將對歐洲造成嚴重損害,因為歐洲缺乏相關基礎設施或供應商能以液化天然氣取而代之。不過事實證明,從美國的液化天然氣進口量激增可以用來調節這一情況。布魯塞爾智庫Bruegel的能源專家Georg Zachmann說:「六個月前,沒有人能想到歐洲(從別處)獲得的液化天然氣能夠達到從俄羅斯進口的兩倍。」他說,到21世紀30年代,去碳化趨勢將顯著降低歐洲的耗氣量。與此同時,俄羅斯為了減少對歐洲的依賴,於2019年開通了一條從西伯利亞到中國的管道,並在推動第二條管道的建設。
上周,普丁和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藉著會晤的機會慶祝了中俄關係深化。不過,無論戰略優勢如何,與中國組成經濟集團將給俄羅斯帶來多少經濟好處要打個問號。這樣做可能會讓俄羅斯經濟更加依賴自然資源,而犧牲知識密集型產業。
莫斯科新經濟學院(New Economic School)的經濟學家Ruben Enikolopov表示,俄羅斯企業如果不是銷售中國缺乏的東西,比如天然氣或資源,就別指望能夠輕鬆進入中國市場。他稱:「在中國,中國企業將永遠得到優惠待遇。這就是他們做事的方式。」俄羅斯的科技創業者通常在美國大學接受培訓,他擔心,隨著這些人的創業機會逐漸枯竭,俄羅斯可能會出現人才流失。
俄羅斯外匯儲備充裕,有個稱職的央行,政府債務水平也較低,這些因素將使俄羅斯得以免受制裁的最壞影響。而且,新冷戰並不意味著俄羅要回到中央計劃經濟。Enikolopov表示,儘管受強勢國有部門影響而嚴重扭曲,但俄羅斯現在是市場經濟,將來也仍是。不過他說,隨著全球其他地區發展,俄羅斯經濟注定會進一步落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