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中國威脅 文化部次長:台灣今天天平一端若是言論自由,另一端可能是人民幣

2018-04-02 17:12

? 人氣

2018.04.02-文化部國家人權博物館舉辦「2018言論自由日─噤聲的日常」特展記者會,文化部次長丁曉菁發言。(陳韡誌攝)

2018.04.02-文化部國家人權博物館舉辦「2018言論自由日─噤聲的日常」特展記者會,文化部次長丁曉菁發言。(陳韡誌攝)

「我們面臨全面進階升級版的威權政權,他透過各種方式去審查,造成台灣人的壓力跟恐懼……」今(2)日國家人權博物館「噤聲的日常」特展開幕,回顧戒嚴38年禁書、禁歌甚至有人因此遭下獄槍決的時代陰影,而文化部次長丁曉菁於開幕致詞提醒,自由講話的價值至今仍面對許多挑戰,例如中國威脅:「台灣今天如果天秤的一端是言論自由,可能有人在另一端放上人民幣……」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噤聲的日常」特展展出戒嚴時期各種禁書禁歌,理由皆是意想不到,例如國寶歌王文夏之〈媽媽請你也保重〉一曲因「懷憂喪志」被禁,龔淡樵《簡易收音機裝製法》這種工具書的內文也遭當局認定「為匪宣傳」。

台灣新生報副總編輯童尚經因禁書案遭判死刑

因為禁書禁歌而死的冤獄亦不是個案,例如1963年臺灣新生報將副刊徵文作品集結成《理想丈夫》一書,遭當局認定「沖淡反攻大陸士氣」,副刊總編童尚經因此被判處死刑。

特展開幕式首先由東吳大學音樂系演出〈燒肉粽〉、〈望春風〉、〈四季紅〉3首戒嚴時期遭禁歌曲,而文化部次長丁曉菁表示,現在能聽到這麼美的樂音,但在過去,「因為你的創作或言行,很容易被關進監獄……現在我們可以安心呼吸、過自己生活,是在座政治受難者家屬跟過去人權運動者付出很多犧牲。」

丁曉菁表示,現在「我這個世代」或是更年輕的世代,很容易忘了能自由呼吸、自由講話的環境需要眾人一起努力,如今言論自由成為台灣人共同生活的價值,「這件事情並不是那麼容易,要維持這樣的生活價值,我們在當代還有許多挑戰。」

1989年4月7日,遭控叛亂的黨外雜誌《自由時代》創辦人鄭南榕為捍衛「百分之百言論自由」於雜誌社自囚拒捕、點燃汽油自焚,丁曉菁感嘆,在鄭南榕的年代,若天秤的一端是言論自由,他是在另一端放上了自己的生命,但在今日台灣,可能有人在天秤另一端放上的是「人民幣」。

2018.04.02-文化部國家人權博物館舉辦「2018言論自由日─噤聲的日常」特展,當時被禁的黨外雜誌包含《自由時代》。(陳韡誌攝)
2018.04.02-文化部國家人權博物館舉辦「2018言論自由日─噤聲的日常」特展,當時被禁的黨外雜誌包含《自由時代》。(陳韡誌攝)

丁曉菁以「人民幣」點出當今中國威脅,並提醒:「我們面臨全面進階升級版的威權政權,他可以透過各種方式去審查,造成台灣人的壓力跟恐懼。」

丁曉菁強調,台灣人應捍衛能自由呼吸說話的「小確幸」:「小確幸可能會被大家想成是個負面的詞,但台灣今天我們聽著我們想聽的音樂、看著我們自己要看的書、表達自己的信念,都是很珍貴的事……自由作為自己,才是人作為人的一個基本價值。」

「2018言論自由日-噤聲的日常」特展將於4月2日至12月16日於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展出,特展除回顧戒嚴38年的時代陰影外,亦列出當代台灣言論自由受到的威脅,例如2008年陳雲林訪台民眾國旗遭折毀的事件、2016年藝人周子瑜為揮國旗道歉、台北捷運公司對《當他們認真編織時》電影廣告的審查爭議、李明哲事件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

謝孟穎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