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COP26格拉斯哥氣候峰會後,2050淨零碳排成為世界話題,各國為了達到目標投入大量資源。
但是,先不提2050、甚至台灣的235節能目標(「再生能源20%、燃煤30%、燃氣50%」),台灣在2021年三番兩次鬧電荒,讓人不禁擔憂能源發展前景。
不管是否能達到標,明日能源是勢在必行的趨勢。面對明日能源,台灣準備好了嗎?政府、能源業者、學者、投資機構怎麼說。
明日能源夠用嗎?
能源局主任秘書翁素真表示,疫情期間用電量大增,經濟部對於台灣能源利用情形做了整體盤點,除了修復中的大潭電廠即將歸隊之外,水力發電目前都滿水位,未來可調度水利達到380萬千瓦。加上新的電廠,能達500多萬千瓦的電量。
另外,為了解決尖峰用電、讓電量供給能符合需求,也將導入複合式儲能交易,讓業者能彈性調配用電。
為避免去年五月缺電事件再次上演,台電將新舊機組重新排程;目前的電量規劃,已納入台商回流、半導體中下游產業增產、氣候變遷等因素綜合考量,並彈性調控系統,能確保用電尖峰不再缺電。
不過,緊接發言的能源經濟學家梁啟源有另一番分析。他點出,台灣能源達標的數據,當中再生能源是否前景如此遠大,恐不無疑慮。梁啟源說,政府希望2025年達到核電歸零、「再生能源20%、燃煤30%、燃氣50%」目標,但目前煤的發電比重47%,減低後其電量缺口需由再生能源替代,意味再生能源需要從目前5%左右提升到20%,燃氣也須從33%增加到50%之多,執行上恐有相當難度。
然而,三接、四接和台中港的環評之路都不順遂;至於太陽光電發展雖已是綠電主流,但其需要大面積土地,以台灣地狹人稠、地權分散的情況評估,要繼續擴大太陽光電,執行率恐不如預期。此外,台灣是獨立電網,無法接受外援,不一定能納入過多再生電力來源;並不像歐洲的電網互連,缺電時可以互相供給。要達到能源目標,恐怕十分困難。
雲豹能源總經理趙書閔表示,身為再生能源業者,能做的就是盡力響應政府的目標。目前再生能源的確不穩定,易受氣候影響,需要配合儲能設施,讓再生能源趨於穩定。要達到再生能源20%的目標並不容易,不過業者與政府若能一起找出更有效率的方法,並非完全不可能。
華南永昌投信董事長黃昭棠則是從投資人的角度來看,「現在永續投資是選配,未來是標配!」黃昭棠強調,再生能源加速、加大發展是國際間的進行式,也是必然,但目前許多上市公司的綠能投資情形揭露並不完整,從財務報表上看不出其能源使用情形,例如企業外部成本內部化,不管碳關稅、碳費等,這對投資機構是很大風險。總體而言,投資機構目前對風險的考量大於績效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