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給歐洲帶來麻煩與恐懼
莫斯科為何如此令人厭惡,竟然導致全球24國大動干戈,釀成如此規模的外交風暴?有人說,這是冷戰的餘緒。實際上,歐洲與俄國雙方的敵對狀態由來已久,其中既有歷史的沉澱也有現實的原因。即使沒有這次間諜被毒殺事件,希望和平合作建構新國際秩序的歐盟,對普京的強人政治與惡意搗亂行為也早已忍無可忍了。
因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半島,歐盟已於2014年對俄實施經濟制裁。此後因俄羅斯沒完全執行停火協議,歐盟曾數次延長經濟制裁。雙方關係進一步惡化,還由於俄羅斯動用網絡戰術和假消息,造成歐洲大陸的政治不穩定。
即使是和平的中立小國,瑞典人也經常感覺到來自俄羅斯的威脅。例如前幾年,瑞典在斯德哥爾摩沿海水域發現一艘潛艇在海底劃過的痕跡,這被認為是俄國人幹的。今年是瑞典的大選年,瑞典首相StefanLofven早就坦言,說俄羅斯可能試圖影響瑞典大選。
因此,俄羅斯被視為歐洲的破壞力量。面對這樣具有敵意的國家,歐盟不得不保持高度警戒,並採取集體行動,才能向俄羅斯發出一個非常明確的信息:它必須對惡行付出代價。同時,驅逐俄羅斯外交官,也削弱了俄羅斯在歐盟成員國從事情報活動的能力。
美國靠不住了,猶記邱吉爾的期盼
當歐洲盟國站出來聲援英國時,梅姨感動地說:「普京政權侵犯了我們國土乃至我們共享的價值觀和利益。作為歐洲主權民主國家,英國將與歐盟以及北約肩並肩站在一道,共同面對這些威脅。」
早在七十年前,英國最偉大的領袖邱吉爾就出於反蘇意識,提出「聯合歐洲」的設想。邱吉爾認為,歐洲只有聯合起來才能應對來自蘇聯的壓力。1946年9月,邱吉爾爵士在蘇黎世發表了一篇著名演說,呼籲建立「歐羅巴合眾國」。
但純歐洲的聯合遲遲才實行。由於美國在戰後給歐洲提供馬歇爾計劃援助,支持了西歐國家的經濟重建,使西歐國家在政治和經濟上對美國產生了向心力,從此與美國結成政治和軍事聯盟。這個軍事聯盟一直由美國主導。
直到2016年美國選出新總統川普,歐洲國家才驚慌地發現,原來他們的老盟友靠不住了。川普奉行的「美國優先」政策和他的民粹主義,不但打亂了西方社會的正常秩序,也威脅到美國與歐洲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冷靜沉穩的德國首相梅克爾曾提醒歐盟成員國,說:「美歐關係得不到長久保證,我們必須團結!」果然,當英國毒害案發生後,川普不聽美國官員的勸阻,仍然於3月20日致電普京,祝賀普京再次贏得總統選舉,表示他可能在「不久的將來」與普京會面。
此事招緻美國輿論的批評,川普才轉變立場,驅逐了一批俄國外交官。
離婚好說好散,來日復婚有望
在長期的美歐關係中,川普這種挑唆歐洲分裂的美國總統,是一個非常例外的情況。
曾一同經歷過針對蘇聯的長期「冷戰」,過去歷屆美國政府都認識到:歐洲共同化是西方安全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小布什時期,美國國務卿賴斯主管歐洲事務,美歐關係被認為「極其理想」。歐巴馬總統在任時支持歐盟,進一步加強了美國與歐洲的友好關係。在歐洲訪問時,這位美國總統與德國梅克爾親如姐弟。
幸好,現正在辦「離婚」手續的英國,仍然與歐洲唇齒相依、相互支持。雖將不再是歐盟成員,英國仍將與歐盟在政治、經濟與外交等各方面友好合作。
英國是依據歐盟條約第50款退出歐盟的,在該條約裡,還有允許重新入盟的條款。這就是說,英國永遠有與歐盟「復婚」的機會。在與英國分手的過程中,歐盟政治家一直戀戀不捨地,深情呼籲英國重新加入歐盟。
現在面對俄羅斯的挑釁與侵犯,歐盟集體站出來為英國撐腰。這一份深情厚誼令人遐想,也許會在將來某個時候,英國人會再舉行一次公投,讓島國不列顛重新回到歐盟大家庭。
*作者為旅居瑞典的華裔作家。本文首發於「美國華人」公眾號,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