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戰爭突顯了歐洲大陸的缺電危機,歐盟國家企圖減少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尋求取代俄國石油和天然氣。解決能源依賴問題的方案仍然分為兩大派:自給自足是否應該透過其他本地或「友好國家」的天然氣,甚至是核電?還是通過風電和太陽能等清潔能源實現?
歐洲不少輿論認為,核電會是更低成本且容易取得的替代方案。但是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CFR)歐亞專家梅茲蘭15日指出,新建核電廠需要時間,儘管不少歐洲核電大國打算增加既有電廠的發電量,但那只能短時間滿足能源需求,不是長久之計。
歐洲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程度如何?
梅茲蘭(Lindsay Maizland)指出,許多歐盟國家(儘管不是全部)都依賴外部能源。總體而言,2019年歐盟60%以上的能源都是進口,其中大部分來自俄羅斯。俄國提供歐盟47%進口煤炭和其他固體燃料、41%進口天然氣和27%進口原油。
俄羅斯也是歐盟核能的次要來源。2020年,25%歐盟國家電力為核電,其中法國生產一半以上,非歐盟國家俄羅斯、瑞士和烏克蘭合計生產近1/4。
核能是擺脫俄羅斯的解方?
梅茲蘭認為,如果歐盟國家決定轉向核能,那可能會碰上很艱難的過渡期,因為就連濃縮鈾都可能得向俄羅斯買。俄羅斯是核電大國,該國不僅在海內外建造許多核電廠,也向全球核電廠提供35%濃縮鈾。
大約一半歐盟國家都有核電,法國擁有最多可運行的核子反應爐,其次是比利時和西班牙,這些國家可以相對較快地提高現有發電量,因為大多數反應爐都尚未運行到負荷極限。此即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提出的減少歐洲對俄羅斯天然氣依賴的解決方案之一。
然而其他缺乏核電的歐洲國家若要建造一座新的核電站,至少需要十年時間,「因此目前這不是一個解決方案,」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核子工程教授維特(Kai Vetter)說道。
歐盟行政機關「歐盟執委會」(European Commission)最近發布的「減少歐盟對俄羅斯依賴計劃」草案並未提及核能,反而是建議與其他國家合作以使其天然氣供應來源多元化;加速推廣可再生能源(目前佔歐盟電力的25%以上);節約能源等等。
《衛報》(The Guardian)指出,據布魯塞爾智庫Bruegel分析,沒有俄天然氣供應的情況下,歐盟可以藉由增加其他進口來源、減少需求來至少撐到今年夏季。但長期下來,歐盟將面臨痛苦的政治選擇,包括考慮是否緊急關閉工廠、付出鉅額損失以減少境內的能源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