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凌晨,俄羅斯總統普京突然發布電視演說,表示要拯救頓巴斯地區的民眾於水火,決定下令實施「特別軍事行動」,要讓烏克蘭「去軍事化」、「去納粹化」。普京語音剛落,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派駐基輔的記者在直播連線時聽見了烏克蘭首都響起火砲聲,或者說,全球觀眾跟著西方媒體一起見證了烏克蘭戰爭開打的一刻。
俄羅斯因為入侵烏克蘭遭到全球譴責抵制,除了聯合國以壓倒性的票數做成決議要求俄國立即撤軍,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也對俄羅斯實施前所未有的經濟制裁。俄國街頭雖然不斷有反戰民眾被捕,但3月18日在莫斯科舉行的造勢大會,普京在掛著「為了一個沒有納粹的世界」橫幅的舞台上,繼續宣稱「要拯救頓巴斯,要將原有的反納粹計畫進行到底」。
在戰爭之外,現在每天透過視訊進行的俄烏停火談判,「去納粹化」也是磋商主軸。而且根據俄方代表的說法,這是雙方「最需要努力的一環」,但烏方代表則跟阿諾史瓦辛格日前在推特影片的說法類似:我們有一個猶太裔的總統,他的家人二戰期間也被納粹殺害,烏克蘭何來納粹之有?最弔詭的是,在全球此起彼落的反戰遊行中,最鮮明的一個形象就是抗議海報上畫著「希特勒化的普京」,到底誰是才是納粹?誰才需要去納粹化呢?
如同阿諾那段對俄羅斯人民的懇切談話所說的,這不是一場將烏克蘭「去納粹化」的戰爭,啟動戰火者不是納粹,而是坐在克里姆林宮裡的掌權者。對敵人貼上納粹標籤,也是俄羅斯慣用的政治策略,畢竟衛國戰爭的血淚與榮耀仍歷歷在目,普京也特別擅於藉此激起俄羅斯人民的同仇敵愾。即便俄羅斯已經遭到經濟抵制與全球譴責,只要看看3月18日滿場民眾對普京的歡呼與激昂表現,就會知道這招確實有效。
不過話說回來,烏克蘭真的沒有納粹問題嗎?(當然,烏克蘭即便有納粹分子,也絕不直接構成俄羅斯入侵鄰國的正當理由) 若回頭看烏克蘭歷史,其實德軍在1941年攻下基輔時,確實有不少民眾高舉「希特勒萬歲」的標語歡迎他們,這是為什麼?因為當時的烏克蘭民眾飽受蘇聯戰前的高壓政策迫害,早就對蘇聯政權痛之入骨,其中以蘇聯新佔領的西烏克蘭尤為如此。
哈佛大學烏克蘭研究院院長浦洛基(Serhii Plokhy)曾經指出,希特勒在《我的奮鬥》中提出在東歐建立雅利安種族「生存空間」(Lebensraum)的構想,而烏克蘭正是希特勒德意志帝國「生存空間」的核心,畢竟「比起在海外發動戰爭奪取地盤,在歐洲通過軍事方式來擴大領土更為實際」。而烏克蘭的民眾則期待「歐洲來的民族社會主義」(Nationalsozialismus,也就是納粹)能幫他們從蘇聯的掌控下「解放」出來,甚至帶來恢復烏克蘭國家主體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