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克爾(Grace Banker)來自紐澤西州班塞克(Passaic),畢業於女子文理學院巴納德學院(Barnard College),25時從1.6萬名士兵中脫穎而出,成為通訊部隊的18名成員之一,也是女接線員的隊長。在凡爾登(Verdun)的默茲—阿爾貢攻勢(Battle of Meuse-Argonne)中,通訊部隊對戰事助益極大,因此班克爾獲頒陸軍傑出服役勳章(Distinguished Service Medal)。
儘管如此,戰爭結束、班克爾與其他女兵返鄉後,發現自己什麼都不是。軍隊拒絕承認她們的貢獻,和她們一起接受潘興將軍點閱的男士兵,獲得一戰勝利紀念章(Victory Medal)以及聯邦和州政府的津貼,也可入院治療,過世也可享有軍事葬禮,但女性什麼也沒拿到。
普立茲需要更多HERstory 讓另一半歷史被看見
心理學術語「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指人持有先入為主的片面觀點,因而選擇性地回憶、只挑出有利於自己觀點的細節,而忽略矛盾的資訊。柯布斯寫道,如果人們不相信黑人女性參與太空計畫,那就看不到她們;如果人們認為女性沒法當兵,那就會無視她們在前線的貢獻;如果人們堅持女性在美國政治發展中只是陪襯,那就不會檢視她們的影響力。只要歷史學家繼續將女性視為次要,他們就會忽略與之相左的史料與資訊,而「女性不重要」的偏見,就會繼續增強。教科書的戰爭章節幾乎不提及女性,使得人們失去脈絡而不能正確認知事實。
The Pulitzer has recognized women's history only once in 100 years. Why? https://t.co/sd3iX67kii
— Elizabeth Cobbs (@Elizabeth_Cobbs) 13 April 2018
柯布斯認為,她自己和其他所有普立茲評審都是現況的幫兇,不斷削弱女性在歷史演進中的付出與努力。百年來的評審選出的得獎書,主角和英雄總是男性,女性只是配料。舉例來說,德格勒(Carl Degler)的《爭執》(At Odds)描繪美國家庭及女性在其中的情形,但未獲評審青睞,反而以探討種族身分的《既非黑亦非白》(Neither Black Nor White)得獎。肯尼迪(David M. Kennedy)的《美國的生育控制》(Birth Control in America)敘述美國生育控制運動領導人桑格夫人(Margaret Sanger)的奮鬥,也落選普立茲獎,肯尼迪的得獎作是以小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總統為主軸的《擺脫恐懼》(Freedom From Fear)。
暢銷書如摩爾(Kate Moore)的《鐳輻射女郎》(The Radium Girls)和蒙迪(Liza Mundy)的《密碼女孩》(Code Girls),揭露了長久以來被遺忘的女性歷史。普立茲獎邁入第101個年頭,柯布斯期許評審能做出明智的決定,讓美國未被聽聞的另一半歷史被更多人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