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劇迷期待中,熱門台劇《華燈初上》第三季終於在三月中旬上架了。還記得上架的那個星期五根本就是風聲鶴唳,深怕一打開社群媒體就被手腳快的人爆雷;甚至有朋友說,那個週末連走在路上都怕聽到路人聊到兇手是誰,真的是戰戰兢兢草木皆兵。
這可以說是OTT時代追劇「缺點」之一,也讓人懷念起過去大眾傳播時代,大家「進度」都一樣的時候。當時,熱門連續劇的劇情進展和結局大家當然都想知道,但不管你是誰,都得一起等到晚上八點把電視打開才知究竟,然後隔天早上上班上學的時候碰了面再來大聊特聊。
但無論如何,我們可以說《華燈》基本上是成功的:它創造了話題和討論熱度,吸引了人群(第三季上架一個多星期以來一直高居Netflix平台收視第一),也帶給許多觀眾觀賞戲劇的樂趣,這就是一個娛樂產品該做的事情。
這篇文章,除了承接之前對於前兩季的評論(OTT時代的八點檔「重生」—為什麼我們需要《華燈初上》),討論最後八集的內容,也會討論整部劇的總體成果(特別是演員們的表現)以及對台劇的意義。以下內容,一定會牽涉到劇情,但我已經遵守OTT時代公開討論夯劇的基本倫理——「延遲討論原則」:在完結篇上架之後一週內不公開討論劇情。現在已經超過一週了,就請觀眾朋友們斟酌閱讀。
最後8集的任務達成率
《華燈》的最後八集就是在進行收尾工作,除了揭曉殺死蘇慶儀的兇手,其他故事線也要一一收尾,包括:羅雨儂和潘文成的曖昧、子維身世的後續、販毒案的真相、光的內部(蘇慶儀給羅雨儂留下的衝突因子)與外部(跟Sugar競爭)的緊張狀態,以及百合和亨利、愛子和何予恩、阿達和花子這三對關係的結局。
先說殺人兇手的部份。有評論說,看到後來,兇手是誰已經不重要了,我不贊成這個說法。從故事安排來說,不僅兇手是誰很重要,如何導出這個答案,以及答案出來之後該怎麼結尾也很重要。或者應該反過來說:第三季的許多情節設計,正是為了要讓這個答案合理。
首先,為了要讓花子足夠憤怒和衝動,故事必須交代兩件事情:羅雨儂對她的意義,以及什麼樣的狀況會讓她重複前一次殺人(未遂)的行為。其次,也得交代個性善良溫柔的花子,即使衝動犯案,卻為什麼在第一時間沒有自首認罪(向警方或向羅雨儂)。我覺得這個過程編劇和導演的處理都算有說服力,儘管部分情節還是讓人有些出戲,覺得老套或不合理(尤其是女子監獄的部份),但不致於到看了會崩潰的程度,其中劉品言的表演幫助很大,這一點稍後再談。
其他故事線的收尾,大致上圍繞著主線的鋪陳,也都還算合理。如果有什麼是最讓我卡住的地方,應該是「和解」吧。編劇和導演大概鐵了心要讓整個故事往和解與正能量的方向走,阿季跟蘿絲、愛子跟光、蘿絲跟寶寶、百合和蘿絲,全都是溫暖結局,甚至連羅雨儂跟蘇慶儀都在天人永隔狀況下和解了。坦白說,這些和解或多或少有點勉強,很多也缺乏說服力,像是互看不順眼的三個人居然就一起唱著江蕙的〈妳著忍耐〉,或是那場「條通街頭大戰」,都讓人覺得未免也太卡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