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台灣的前美國政府軍事顧問Ivan Kanapathy說:「再補給台灣是一項艱巨得多的任務,若發生衝突可能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可能實現。」
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燮(Joseph Wu)先前表示,美國未來將宣布更多對台軍售。另外,根據《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看到的一份2月份發送給立法院的報告,台灣軍方研發機構的目標是將其飛彈年產量提高一倍以上,包括遠程雄昇飛彈系統和超音速雄風三型飛彈。
與此同時,據這份在烏克蘭戰爭爆發前編制的報告稱,預計今年將開始生產台灣產的無人機,這種無人機在擊中軍事目標時將自毀。
沒有跡象表明台灣海峽即將爆發戰爭。但北京方面已表示終將統一台灣,如有必要會使用武力,並派出了更多軍機在台海地區活動。
中國國防部沒有回覆記者的置評請求。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一位發言人在最近的一次新聞發布會上指責台灣執政黨借烏克蘭局勢刷存在,蹭熱點,並稱是台北方面造成了兩岸局勢緊張動蕩。
與美國等國一些專家所說的升級台灣軍隊所需的那種重大改革相比,台灣正在討論的舉措還相去甚遠;近年來台灣軍隊士氣低落,事故頻發,今年已有兩起戰機墜毀事件。
台灣軍方的批評者(包括一些美國分析人士)表示,中國軍隊已經推進現代化建設,並迅速發展壯大,而台灣軍方卻未能予以應對,照現在的情況看,台灣將很難阻擋並在必要時擊退中國的進攻。
總部設在美國的非營利性研究機構Project 2049 Institute主要研究印太地區問題,該機構高級主管易思安(Ian Easton)稱,在北京方面看來,他們必須有足夠強的震懾力。易思安認為台灣需要擴大軍隊規模。幾十年來台灣軍隊規模一直在縮小。
台灣最近成立了一個機構來加強預備役部隊的訓練,但分析人士和一些前台灣軍官認為有必要採取更激進的措施。
台灣前參謀總長李喜明表示,台灣應該發展一支可以讓公民參與的領土防衛部隊,以增加一層防禦。李喜明說,他對於這樣的想法被採納並不樂觀。
在曾經實施軍事獨裁的台灣,許多人仍對擁有強大的軍隊抱有戒心。如果民眾的支持只屬於短暫的頭腦發熱,那麼執政的民進黨若是在今年重要的市長選舉前推進軍事擴張,就會使該黨的政治前途陷入危險之中。
對徵兵制度的改革可能會引發激烈的辯論。20多年前,台灣曾要求男性公民需服役約兩年,但隨著台灣經濟發展起來,並且許多人致力於在商業領域尋求職業發展,前述服役要求也隨之降低。
當地媒體的採訪和網上的評論顯示,一些民眾建議台灣應專注於改善現有軍事訓練。還有人建議,女性也應該被徵召。
台灣國防部表示,在作出決定之前,仍在考慮敵情威脅、作戰需要和訓練能量等因素。
無論如何,很清楚的一點就是,烏克蘭戰爭已觸動了台灣人的神經。
關於如何在戰爭中生存的自我提升類書籍已登上暢銷書排行榜。台灣駐美國代表蕭美琴在最近發表於《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的一篇評論文章中寫道,烏克蘭人民的堅毅鼓舞了台灣。
蕭美琴寫道:「捍衛我們的家園和民主生活方式的意志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強。」
即將從3月31日開始、由台灣軍方協調的年度災難應對演習將首次包括戰時場景,場景中將有建築被飛彈擊中,陷入火海。
最近完成兩周「教育召集」訓練的27歲預備役軍人Jacky Lin說,烏克蘭衝突改變了四年前他對發生台海戰爭可能性的看法,與當下相比,四年前他開始服義務役的時期局勢比較平靜。
Lin說:「這是我們的國家。我們要自己保護。」他是一名懲教員,是首批參加經改進且強化後課程的約400名預備役人員之一,課程包括武器技能、戰場急救和10公里的強制徒步行軍。
他說:「我們不能像阿富汗那樣,受到攻擊卻無法反擊。」這裏他指的是去年喀布爾被神學士攻陷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