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總統31日簽署行政命令,要求「不友善國家」向俄羅斯購買天然氣時必須使用盧布付款,否則視同違約、直接斷供天然氣,而且4月1日起正式生效。不過七大工業國日前已經宣稱,他們與俄羅斯之間的供氣契約明文規定以歐元支付,不可能隨俄方要求起舞,德國甚至批評莫斯科的行徑根本是「勒索」,並且已經發布「天然氣短缺早期預警」、準備應對俄國的斷供威脅。
一個星期前,普京宣布從4月1日起「不友善國家」應當用盧布支付天然氣賬單,並指示央行、國企等部門制定實施方案。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Dmitrij Peskow)3月30日則表示,「絕對不會發生」在4月1日就只能用盧布支付天然氣款項的情況,並稱「變更支付及供貨方式是一個費時的過程」。不過俄羅斯國營媒體《塔斯社》(TASS)報導,普京已在3月31日簽署行政命令,要求「不友善國家」只能以盧布付款,開始時間就是4月1日。
根據塔斯社的報導,普京明確表示「如果(不友善國家)沒有使用盧布付款,我們就會將其視為買方違約,並且要承擔後續一系列的法律後果」。路透則認為,4月1日起生效的這項行政命令使得歐洲面臨失去超過三分之一天然氣供給的高度風險。其中高度仰賴俄羅斯天然氣的德國更是首當其衝,德國經濟部長哈貝克(Robert Habeck)3月30日就發布了「天然氣短缺早期預警」,強調「將優先保障民生供氣」。
能源出口是普京對抗西方經濟制裁的有力槓桿,在俄國的銀行、企業、寡頭、以及與克里姆林宮有關的軍政高層都上了制裁的黑名單後,普京要求還要向俄國購買天然氣的「不友善國家」應該先到俄羅斯的天然氣工業銀行(Gazprombank)開個「特別盧布帳戶」,然後拿這個戶頭裡的盧布付帳。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還說,「由於天然氣工業銀行並未受到西方制裁,這個做法顯然可行」。
普京在電視談話中說,「如果(不友善國家)不這樣付款,我們就視同買方違約」,「我們買東西也是要付錢的,我們的買賣也不是在做慈善—也就是說,現有的合約將會立刻終止」。在普京簽署行政命令後,義大利政府表示目前正在跟其他歐洲國家商討如何回應,並且強調該國目前的天然氣存量還可以暫時支持經濟活動;德國的能源企業則表示,正與政府討論俄國斷供天然氣的相關對策,德國總理蕭爾茨也說,與俄羅斯簽署的供氣契約中載明是以「歐元」支付,他已對普京強調「會繼續照合約走」。
《經濟學人》指出,美國與其他西方國家在烏克蘭遭到俄軍入侵兩天後,便凍結了俄羅斯6400億美元外匯儲備的絕大部分,就是希望在經濟上打擊莫斯科。這項作法起初確實揍像,俄羅斯的盧布兌美元匯率在3月初就暴跌了40%,但是到了3月31日,盧布兌美元的匯率與入侵烏克蘭之前相比,僅僅下跌了4%—盧布顯然有效止血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