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現實來看,美國重視的是台灣的地理位置,而不是台灣當局,國史館的資料當中,有助美大使顧維鈞在1月26發回台北的電文,說明美國國防部在國會說明台灣問題,美國軍方稱台灣對美國防具有軍略重要關係,但不主張派兵占領台灣。2月10日,駐日軍事代表團團長朱世明的電報,說明美國政府的態度是,台灣應使不入敵手,但如因政治關係,不得不放棄,則應於戰爭開始時,集中陸海空軍力量,一鼓而奪取之。7月4日,韓戰爆發不久,美國的態度更無明確,何世禮此時已經接任駐日軍事代表團團長,他從東京發回台北電報,稱麥克阿瑟保證絕不干犯我主權,請蔣中正總統放心。
傑塞普到台北時,身為蔣中正幕僚的周宏濤,在日記留下一段外交部長葉公超與傑塞普會面時,與師樞安的對話,葉公超說,關於台灣中國人民對中央政府的態度,有一種觀察是缺乏事實根據,近日貴國人是傳言台灣居民企圖推翻政府。師樞安反問,部長所謂美國人士傳說,是否指美國官方。周宏濤認為這是師樞安漏了口風,才會對葉公超提到台灣人推翻政府的說法特別敏感。
副總統陳誠在1950年2月27日日記有一段內容提到,須注意美國人欲分化政府與人民。陳誠沒有具體指名究竟是哪位美國派駐台灣的官員,在分化政府與人民,不過,美國始終把日本殖民統治下的台灣人,視為一種人,來自大陸的外省人,又是另一種人,把雙方的關係經常解釋為一方支配另一方,故常有組織台灣人,協助台灣人向國府爭取權益的舉動,美國發展台灣人組織的舉動,就被陳誠認為是分化,然而就算美國並無分化之意,美國也是不經意之間,介入了中國的內政問題。
美國在韓戰前,對於台灣地位有過混亂的階段,才會出現一下子主張不要占領台灣,一會又說要拿下台灣,然後又說不干犯中華民國主權。造成美國這種意見混亂,無非因為美國曾經主張在二戰之後,中國政府還沒有完成與日本政府簽署中日和約之前,認為台灣的主權地位仍不能完全歸屬於中國,美國基於二戰同盟國的立場,美國對台灣有剩餘主權的主張,所以有將台灣交由聯合國或美國託管的意見,主要著眼台灣在太平洋地理位置居於日本與菲律賓間的戰略地位考量,認為台灣若淪為共黨控制,不利於美國在亞太地區的戰略利益。
無論對台灣問題哪種方式的處理,又會牽涉到與中共政治外交關係的開展,讓台灣自生自滅,不介入,以免觸怒中共,有助拉攏中共,與新中國開展外交關係。但韓戰後的國際局勢,與共產圈的對立已然形成,在與中共對立之下,自然需要借助台灣的地理位置,牽制中共,圍堵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