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研究認為,在極端情況下,如果中國十分之一的城市被迫封城兩周,當月中國GDP可能損失3.1%,以2021年GDP計算就是接近三千億人民幣。
即使未出現極端情況,中國內部疫情遲遲未見明確拐點,也令經濟前景蒙上陰影——比如局部地區部分企業臨時停產減產,疊加地緣政治不穩定因素導致一些企業出口訂單減少或取消,產需兩端同步走低。
最新公布的PMI(採購經理人指數)數據,已印證了經濟下滑的壓力。4月1日發佈的2022年3月財新中國製造業PMI較上月回落2.3個百分點至48.1,再度落入收縮區間,錄得2020年3月以來最低值。
PMI被視為一個經濟體的「體檢表」,反映製造業的整體增長或衰退。PMI的榮枯線是50,高於50代表製造業在擴張發展,低於則代表衰退。
「保5.5%」面臨挑戰?
實際上,2月以來,中國在不斷調整新冠防疫政策,比如新版診療方案對病例實行分類收治、下調Ct值,到出院後「14天隔離」壓縮至7天居家監測等,一度引發外界討論,是否防控政策會鬆動。
但最近的中共政治局常委會上,習近平強調「堅持科學精凖、動態清零」,隨後衛健委官員重申「動態清零」符合中國國情,兩者都傳遞出信號——「動態清零」雖越來越難,但中國尚不具備退出條件。
「從政治局會議內容中看不到將退出當前『動態清零』的信號,亦沒有要向『與病毒並存』策略轉變的信號,」野村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認為,鑒於香港的沉痛教訓以及中國自研更有效疫苗的必要性,2023年3月之前結束「動態清零」的概率非常小。
今年秋季將迎來中共二十大召開,外界普遍預計習近平將獲得第三個任期。在換屆之年「穩」不僅是經濟問題,也是政治問題。
在此情況下,陸挺表示,隨著動態清零政策紅利的減弱,相關成本將大幅上升,這將讓中國實現今年5.5%左右的增長目標更為艱難。
新加坡大華銀行最新報告稱,能源及原材料價格上漲將壓抑中國內需及外部需求,不利經濟增長,加上新一波新冠疫情出現及隨後的大規模封城,預測中國今年GDP增速將放緩至4.9%,通脹可能升至2.9%。
更多刺激政策?
大華銀行的報告也預測,中國預計會出台更多的貨幣寬鬆政策,以刺激經濟。
高盛經濟研究也指出,隨著地方新冠疫情對經濟增長的阻力加大,以及決策者堅持全年目標,需要更多政策支持的緊迫性增加了;預計會有進一步的貨幣寬鬆政策,包括降息和降凖。
一位身處香港的經濟學家向BBC中文表示,除非出現非常極端情況,中國經濟不大可能出現重大危機。政府可以運用的政策空間可能比四萬億(2008年的「四萬億」刺激)的時候少一些,但在可能的力度和速度上,依然明顯超過西方國家。需要注意的是政策可能造成的長期影響。
這種說法有前車之鑒,2008年金融危機後,中國宣佈「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推出一個四萬億元級的經濟刺激計劃,當時低迷的全球經濟都為之一振,但很快,它被視為「飲鴆止渴」的計劃,推高了債務風險,吹起了地產泡沫,中國在之後多年不得不通過「去槓桿」消化惡果,降低系統性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