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千上萬原住民兒童被迫離開父母親,被關進高壓管理的寄宿學校,飽受身心凌虐,甚至慘遭性侵;如果不幸死亡,就被草草埋進無名集體墳冢;如果僥倖生還,往往留下終身創傷。這樣的罪行不是發生在什麼「落後國家」,而是加拿大;主犯與共犯不是人口販賣組織,而是加拿大政府與天主教會。
4月1日,天主教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告訴一群造訪梵蒂岡的加拿大原住民代表:「我感到羞恥,悲傷而羞恥,天主教會造成你們的痛苦與傷害,不尊重你們的身分認同、你們的文化、你們的靈性價值。」
面對在場的加拿大梅蒂人(Métis)、因紐特人(Inuit)與第一民族(First Nations)等原住民,方濟各請求他們原諒,承諾教會將努力彌補傷害。方濟各預定今年7月26日「聖亞納瞻禮日」(Feast of St. Anna)前後訪問加拿大,屆時將面對更多原住民受害者,為教會「誤入歧途的傳教熱忱」道歉。
15萬名原住民兒童淪為受害者
18世紀晚期到20世紀1970年代,加拿大政府全面推動「原住民同化」政策,強迫原住民接受以歐洲白人基督教文明為核心的「加拿大文化」,一項關鍵計畫就是將原住民兒童關進「印地安寄宿學校系統」(Indian residential school system)。這類猶如監獄的「學校」總共設立約130所,由天主教會(佔3/4)與基督教會負責運作,超過15萬名原住民兒童淪為受害者。
規模最大的一所是位於卑詩省(British Columbia)甘露(Kamloops)的「甘露印地安寄宿學校(Kamloops Indian Residential School)」,從1890年運作至1969年。去年5月29日,當地原住民領袖召開記者會,公布研究人員利用透地雷達(ground-penetrating radar)探測的結果:多達215具兒童骸骨埋藏校園地底,年紀最小的只有3歲。這是加拿大歷史最黑暗的一頁。
原住民兒童被暴力凌虐、性侵、病死、餓死
現年70歲的盧雷特(Ruth Roulette)回憶,她與姊妹們被送往曼尼托巴湖(Lake Manitoba)附近一所寄宿學校時,原本還很興奮,但是第一天一進校門就被拆散,剪掉一頭長髮(原住民習慣蓄長髮)。一名修女分發文具時,盧雷特反應慢了點,臉上就挨了一拳,鮮血直流。她回憶:「我不知道自己哪裡做錯了,一直哭一直哭,然後還要把臉上、身上的血洗乾淨。」
盧雷特曾經和幾位朋友試圖逃亡,校方(或者說獄方)將她們抓回來,毒打一頓,罰她們一個禮拜三餐只准吃胡蘿蔔,因為「逃走的孩子就像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