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後段大學搶學生真是已經到了殺紅了眼,到了無法無天的地步了。
申請入學除了逕予錄取有偷跑嫌疑之外。面試場域中,口試老師也不斷地要求考生攤牌,要學生說清楚,會不會優先選擇本系,還是他校、他系。這種問題其實是個騷擾,除了少數學生會坦誠相告之外,大多數考生也練就了睜眼說瞎話的本領。他們大多會應付式地說一定、鐵定、鋼定會優先選擇貴系。這種問題,問了也是白問。但卻會懲罰到說真話的考生,因為如果據實相告,且會優先選他校他系,則面試老師非常有可能會把他/她的分數打低。無論他∕她的實際表現如何。
即使面試老師堅守公平原則,僅憑學生的表現來評分。面試結束後的校級各系協調大會,卻仍可能會否決老師的公正性。例如,當該校兩系以上都錄取某位考生時,校方會進行協調,要求非第一志願的系將該位同學的成績下調,讓原本成績較差但確定會選擇該系的另一位考生成績上調,甚至從備取中偷天換日調到正取。這件事可以不需經過口試老師的簽名同意或甚至連知會一聲都免了。這時,面試老師的責任還存在嗎?
這樣的做法或許可以提升錄取該校各系當年的報到率。但這種短視近利、殺雞取卵、飲鴆止渴的愚行,恰恰是在為自己銘刻墓誌銘、掘墳墓啊。
雖然個別理性計算或有可能增加特定系所或全校該年的錄取報到率。但長遠來看,優秀同學被打低分和較差同學被打高分,必然會出現一種emergent property,量變產生了質變,整體效應就是這個學校自己往最底層鑽下去了。
結果是,優秀同學乾脆不來了,較差的、沒有太強學習動機的同學也有恃無恐、好整以暇,逐漸把本校當作最後的備胎。
這是一種自我實現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亦即,自己的作為造就了自己將來成為考生心目的最後段、最後選擇的大學。當少子化海嘯淹過來時,這樣的大學肯定會最先滅頂,而這,是自己先前選擇的結果。自作自受、怪不了別人。
曾經有個系,一直堅守「取法乎上,得乎中」的原則,堅持收最優的學生,即使會有些缺額。這樣的堅持也有了正面的效果。過去幾年,該系的錄取學生成績和報到率一直在校內名列前茅。但如今在校方的壓力下也不得不低頭妥協,進行宏觀調控學生成績的行為。這預示了這個系將趕上整個學校滅頂的進度。到那時,吸不到空氣,真的不能怪任何人了。
*作者為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