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仁義專文:台灣研究─從政治性知識到學術性知識

2018-05-07 05:10

? 人氣

日本人類學家伊能嘉矩,著有《台灣文化誌》。(取自遠野文化研究センター網站)
日本人類學家伊能嘉矩,著有《台灣文化誌》。(取自遠野文化研究センター網站)
1941年日籍文藝人士創辦《民俗台灣》,直到1945年,總共發行43期,更將台灣民俗研究的風氣帶到民眾的場域。圖為《民俗台灣》創刊號。(Taiwankengo@Wikipedia/CC BY-SA 4.0)
1941年日籍文藝人士創辦《民俗台灣》,直到1945年,總共發行43期,更將台灣民俗研究的風氣帶到民眾的場域。圖為《民俗台灣》創刊號。(Taiwankengo@Wikipedia/CC BY-SA 4.0)

1945年(民國34年),國民政府開始治台,初期的台灣研究整個領域不免帶著中華民族主義觀點,著重於強調台灣文化之中的漢人文化,非但忽略原住民文化的地位,甚至忽略漢人文化其實也已經受到台灣風土的影響,正在演變出獨屬台灣的在地特色。然而,這一時期仍然不乏值得重視的研究成果。1956年,人類學家何聯奎與衛惠林合著的《台灣風土志》已經能夠兼顧原住民與漢人的民俗研究,學術價值與貢獻無庸置疑。此後數十年間,學院與民間也都陸續增加許多專業研究的努力與成果,終於將日治時期的台灣民俗學的研究基礎延續下來。1980年,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的成立及其《民俗曲藝》雜誌的創刊,可以說是戰後第二代民俗學家的聚集整隊,使得這個研究領域,在戒嚴體制結束之後,可以在思想自由受到保障的學院環境之中,發揮專業與具體的教育影響力。這個研究領域的茁壯,日後也進一步影響了各級政府重視民俗文化的保存,制定文化資產政策與法規,並設立傳統藝術與文化資產的專責機構。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台灣民俗學的文化資產價值與美學價值

民俗研究固然涉及歷史研究,但是民俗並不是只存在於過去。民俗即使發生於過去,它也是發生於生活,因此民俗往往出自於實際的生活活動,即使是成為一個有其過去的民俗,它也並非只在過去才有價值,而在現在就沒有價值。民俗的價值,可以從過去延續到現在,也可以從現在延續到未來。

民俗有其過去、現在與未來。也因此,民俗研究就是針對民俗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所做的研究,至於民俗學,則是使用相關學術領域的學理與方法從事民俗研究工作,非但檢視以往的研究,並且也要檢討這些學理與方法。

目前台灣的文化資產保存與維護已經將民俗視為文化資產的重要類型。這意味著民俗固然來自過去,但是應該保存於現在,成為實際生活的內容,並且繼續傳承給未來的世代。尤其,面對台灣的過去,每一個世代以及當時每個不同族群的民俗活動,都應該被保存、被維護與被延續。如此,民俗研究的文化資產價值才能獲得正確與完整的對待。

進一步的,我們也可以發現,民俗研究深具美學意義。美學不是只涉及藝術,更應該涉及生活,而民俗可以說是生活領域之中最具有美學意涵的層面。我們可以透過民俗看到一個民族或社會從過去延續到現在與未來的生活活動,並且找出這個民族或社會值得保存、維護與延續的美學價值。生活美學的定義,可以在民俗之中找到歷久彌新的價值依據。

《台灣民俗學的建構》。(玉山社提供)
《台灣民俗學的建構》。(玉山社提供)
《台灣民俗學的建構》書封。(玉山社提供)
《台灣民俗學的建構》書封。(玉山社提供)

*作者為法國巴黎第十大學美學博士、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圖書館館長。本文選自作者為林承緯所著《台灣民俗學的建構:行為傳承、信仰傳承、文化資產》(玉山社)之推薦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