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戰爭爆發以來,全球高度關注3位「戰時總統」——烏克蘭總統哲連斯基、俄羅斯總統普京、美國總統拜登——的表現。哲連斯基從喜劇明星升格為民族英雄、自由民主捍衛者,普京淪為希特勒、史達林的同路人;那麼,坐鎮大西洋彼岸的拜登呢?
《華盛頓郵報》訪問了24位白宮官員、國會議員、國會助理、外交官與外交政策專家,深入探討拜登(Joe Biden)如何領導美國、領導西方世界,援助英勇奮戰損傷慘重的烏克蘭,對抗窮兵黷武以鄰為壑的俄羅斯。《華郵》指出,拜登的危機領導工作有時縝密規劃、按部就班,有時卻天馬行空、不按牌理出牌,充分透顯他的個人特質。
「老天有眼,不能讓這個人繼續掌權」
3月26日,波蘭首都華沙(Warsaw)的地標皇家城堡(Royal Castle),拜登發表面對熱情的群眾,發表鼓舞人心的演講,接近尾聲時,老人家突然脫稿演出:「老天有眼,不能讓這個人繼續掌權。(For God’s sake, this man cannot remain in power.)」這個人當然就是普京(Vladimir Putin)。
難道華府要推動莫斯科的政權更迭(regime change)?茲事體大,拜登的「失言」讓白宮幕僚與華府國安外交高層緊急動員,猛踩煞車兼消毒。美國是冷戰時期許多國家「政權更迭」的推手或幕後黑手,俄羅斯此次出兵的旗號之一「去納粹化(denazification)」正是要推翻烏克蘭現行政權。普京雖然十惡不赦,拜登雖然說出許多人的心聲,但實在時地不宜。
拜登堪稱美國自老布希(George H. W. Bush)以來,外交經驗最豐富的總統。他擔任聯邦參議員長達36年,長期參與外交委員會,兩度出任主席,輔弼歐巴馬(Barack Obama)8年也對外交工作多所著墨,在全球各主要國家的領導階層都有人脈。
然而這樣一位「外交達人」總統上任第一年卻在阿富汗戰爭上栽了大跟斗,嚴重高估阿富汗政府與政府軍、低估神學士(Taliban)游擊隊,未與北約盟邦充分協調而執意全面撤軍,導致局勢土崩魚爛,引發大規模人道災難,再次重挫美國的國際聲望。甚至有分析家認為,美國對阿富汗的始亂終棄,正是俄羅斯敢於對烏克蘭動武的原因之一。
烏克蘭戰爭,拜登扳回顏面、重振聲威的最後機會
烏克蘭戰爭是拜登扳回顏面、重振聲威的最後機會,但面對的是一個核彈頭比美國還多的強權,歐洲盟邦首當其衝,縱橫捭闔格外困難。《華郵》指出,拜登向來反對軍事冒進,此次對烏克蘭也守住幾道界線:拒絕畫設禁航區(no-fly zone)、拒絕派遣地面部隊參戰、拒絕「轉交」戰機。拜登信誓旦旦,他不會讓烏克蘭戰爭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