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城市該如何安置突然湧入的17%人口增長?華沙市長恰斯科夫斯基8日在《經濟學人》撰文指出,烏克蘭戰爭爆發之後,數百萬人淪為難民,光是波蘭就容納了250萬人,其中30萬人選擇留在華沙首都圈,「短短一個月內,華沙的人口增加了17%。波蘭突然成為世界上難民人口第二多的國家。」
恰斯科夫斯基(Rafał Trzaskowski)指出,雖然整個國家都敞開心扉歡迎逃難民眾,志願者和慈善機構湧向邊境幫助有需要的人,政府開設了庇護接待中心,但這一切初步援助並非長久且系統性的收容計畫,難民重新展開生活需要就業、教育與完整的權利保障。因此他在文中呼籲,歐盟與國際救援機構應直接向收容烏克蘭難民的城市直接提供更多幫忙。
他強調,目前在波蘭看到的大部分難民援助舉措都是臨時急就章的辦法,「是一個自下而上的過程,主要由志願者、慈善機構和地方政府之間的緊密合作網絡推動,不能再這樣下去……我們(的城市)面臨著這個時代最大的挑戰──氣候變化、流行病、歐洲幾十年來最邪惡的軍事侵略,國際社會和歐盟需要站出來幫忙。」
全力安置難民但目前沒有長久之計
恰斯科夫斯基表示,烏克蘭發生的狀況是他沒有預料的,「我們沒想到會有如此多的悲劇和破壞……沒想到會目睹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歐洲地區從未見過的暴行。」但在2月24日俄羅斯入侵的第一天,華沙市便開放了專門的服務和接待中心,國家當局也開設中央直轄的接待中心,初步援助都在邊境與火車站,主要提供資訊、食物和醫療幫助。
他認為,儘管民粹主義的執政黨「法律與公正黨」(PiS)長年推動反移民政策,但是情況顯示「我們國家的DNA確實存在著團結」。最初,華沙絕大多數烏克蘭人都是由他們在當地的家人和朋友照顧,但一般市民也願意向完全陌生的人們提供容身住所,「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的街道上沒有明顯的難民群體,公園裡沒有搭起帳篷,營地裡沒有人像游牧民族一樣生活。」
為容納所有湧入人口,他指出華沙市的接待中心、市政大樓、飯店以及運動和青年中心也提供住宿服務,在部分私人公司的幫助下,許多辦公樓被改造成難民中心。波蘭最大的慈善機構──挪威難民理事會(Norwegian Refugee Council)和為兒童籌集醫療服務的「聖誕慈善大樂隊」(WOŚP)──華沙東部的火車站設立了設備最齊全的臨時過境避難所。
烏克蘭人無需簽證、篩檢與隔離便能入境波蘭,有鑑於他們還需要獲得立即心理和醫療援助,因此歐盟同意讓難民獲得類似於波蘭公民的臨時身份,以免費獲得醫療健保和教育。「我們的醫院和診所正在照料成千上萬的患者,然而這場悲劇當中仍有一絲希望:有40名烏克蘭兒童已經在此誕生,」他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