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英國就遇到這樣的挫折,David沒有打算放棄,仍希望透過自身努力在自由的國度留下來。苦於英語不通,他目前仍然只好繼續在華人社區找尋可以粵語打工的機會。
雖然四處解釋自己「沒有政治立場」,據稱,他在找工時仍然遇到有僱主粵語告知他,「你在英國變得那麼知名,你要我如何聘用你是好呢?」
David感嘆說,至少這番經歷的一大經驗教訓就是,海外華人社群組成多元繁雜,講粵語與否無法成為判斷人們政治立場的量尺。
大陸移民李先生的無奈
李先生早在2003年就從中國西安負笈英國紐卡素,修讀交通工程碩士,移居英國將近二十年。在理念上,他已經深度認同民主自由的普世價值觀。
過去幾年他非常關注與同情香港民眾的示威與抗爭運動。當得知英國政府修訂BNO移民政策,大批港人開始移居大倫敦地區後,他曾滿腔熱忱地四處奔走,希望能參與到當地迎接港人活動中去,向新來的香港移民伸出友誼之手。沒想到,他的一口普通話讓很多港人起了戒心,甚至有人直接勸止他繼續接觸香港移民。
李先生轉述身邊友人的話說:「你最好不要去,不要惹麻煩」。友人所指是李先生居住地社群凖備歡迎新來香港移民的一次活動。
李先生頗有不快地講:「我支持他們,可是香港人來了以後,不管三七二十一把講普通話的人,都當是敵人」。
初講到這個話題,李先生的失望溢於言表。
「在他們看來,我也是中共一部分 ,我也很惱火呀」。
BBC記者在訪問中發現,李先生所講述的情況並非獨特,不少來自中國大陸但認同民主法治的華人都十分同情香港人的民主抗爭,也對香港BNO新移民深懷善意,希望能盡力一點心意,結果很多人都是因為講普通話而被香港移民敬而遠之。
一位在英國大學教書的民運人士也向BBC講述過類似經歷——他曾多次主動熱情地希望參與所在地歡迎香港新移民的活動,結果被冷淡謝絶。這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學人一方面感嘆,也一方面表示理解。
他說:「看看香港人經歷的那些事情,他們不相信大陸人可以理解」。
主辦李先生最初所指那場迎接港人活動的,是倫敦某地港人社團組織者Richard Choi。 居英多年的他也留意到,移英港人很多人還未能擺脫在香港時形成的對大陸人的「負面情緒」。
社會學人分析現象
杜倫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江瑞婷分析認為,英國華人社區出現上述問題的根本,是「把講普通話的人等同大陸人,講粵語的等同香港人」,單憑語言判定對方身份立場,使粵普成為繼續分歧發酵的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