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中央地方腳步雜沓走向防疫新階段,民眾自求多福

2022-04-28 07:20

? 人氣

更重要的是75歲以上民眾部分,2月底第一劑76.5%、第二劑69.9%、第三劑51.6%;到4月18日三劑接種率分別為78.2%、72.1%、59%。也就是說還有約四成的75歲以上老人曝露在高度感染風險中。香港第五波疫情的高死亡率主要來自未接種完整疫苗的老人;疫情爆發後,港府才緊急加強為老人接種、篩檢以及安養院檢疫管理,但已為時太晚了。台灣防疫主管幾個月來也沒能想出好方法提高老人接種率,隨著疫情高峰來臨,實在令人擔心老年人的安危。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新竹市高齡長輩接種AZ新冠疫苗。(新竹市政府提供)
高齡長輩疫苗接種率提高有限,隨著疫情高峰來臨,實在令人擔心老年人的安危。(新竹市政府提供)

台北市長柯文哲憂心確診人數快速增加會讓台北市醫療體系崩垮。26日台北市公布前一天新增1302例確準時,柯文哲就預估,台北市5月7日單日確診恐破萬。他並稱,台北市必要時會動用公權力「軟性封城」。

依台北市府推估,到5月18日單日確診數將達50萬例,占北市人口的20%。柯文哲說,若確診案例不斷增加到一萬例,不僅不可能疫調、匡列,甚至連安置都困難,最後只能收治重症者。憂心忡忡的柯文哲說,如果必要的話,「我們還是會軟性封城」。

柯P提「軟性封城」自相矛盾

不過陳時中以美國、南韓的數據認為柯文哲估的台北市50萬例確診太高了──南韓人口數為台灣2.5倍,單日最高確診數約62萬,所以全台灣最多也只會30萬。

柯文哲是未雨綢繆或杞人憂天,需要更嚴謹的科學論證。只是台北市民才隔海觀看了上海一團亂的封城記,柯市長又拋出一個法律上定義不明的「軟性封城」,既對政策擬定沒有明確指導性,更徒增民眾不安。市府副發言人魏佑任後來為柯文哲緩頰稱,軟性封城是指民眾透過「自律取代他律」。這位護主心切的部屬也拗得太硬了,──柯文哲的確是明明白白地說,如果醫療量能接近極限時,「我就會動用『國家公權力』,壓制活動減緩疫情擴散」。

柯文哲一方面擔心過嚴的居隔政策會讓醫療體系在內的社會運作停擺,因此主張第一、二、三、五、七類有上班必要的民眾,可以用快篩代替隔離;不過以快篩代替隔離,也代表著可以自由活動的人數會比隔離政策下還多。但另一方面,他又為了怕確診人數飆升,要用公權力限制民眾活動。雖然目的都是要避免醫療體系停擺,但這個政策實際作方向卻是背離、互相矛眉的。

此外,公衛學者如台大陳秀熙根據台灣資料進行模式推估,無論接種兩劑或三劑,隔離3天、5天、7天、10天加快篩,重症及症狀確診人數都是「不篩不隔」的一半以下。

2022年4月12日,上海的防疫人員正在用大聲公對居民宣達防疫措施。(美聯社)
上海一團亂的封城記讓人心驚,柯文哲又拋出一個法律上定義不明的「軟性封城」,徒增民眾不安。(美聯社)

焦慮不安等待颱風來襲

從蔡英文、陳時中到柯文哲,他們都清楚,這一波Omicron疫情是個全新階段,也都知道要調整防疫政策來因應新局。但這就像台灣民眾熟悉的颱風警報一樣,民眾從氣候報告中知道有個颱風即將登陸,但對這個颱風的路徑、強度判斷得準不準?是風大還雨大?防颱工作方向對不對?準備做得紮不紮實?卻沒有人真的有保握,也讓中央到地方步調亂紛紛。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