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與哲連斯基召開的聯合記者會上,古特雷斯也承認對於「防止與終結」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入侵一事,聯合國安理會確實做的遠遠不夠,「這也是巨大失望、挫折與憤怒的來源」,烏克蘭已經成為「難忍心碎及痛苦的震央」。古特雷斯還說「戰爭必須停止,和平必須實現」,聯合國不會放棄終結烏克蘭戰爭的努力,更將加大對於烏克蘭人民的支持。
美聯社指出,28日除了基輔挨轟、頓巴斯一帶持續遭到俄軍猛攻,其實當天烏克蘭各地都傳來遭到俄軍空襲的消息。包括烏克蘭西部的波隆尼(Polonne)、靠近白羅斯邊境的車尼希夫(Chernihiv)、還有基輔西南邊的法斯提夫(Fastiv)。奧德薩(Odesa)市長則說,當天也有俄軍火箭飛臨該市上空,不過被烏軍的防空系統成功攔截。美聯社稱,光是28日就俄軍就發射了1900枚飛彈,大多射進了馬里烏波爾(Mariupol)與頓巴斯一帶。
不過美聯社也指出,俄軍雖然將戰事的焦點拉回頓巴斯,但在當地的具體進展依舊相當有限,基本上一天的推進速度最多就是幾公里。不過一位美軍官員證實,原先參與圍困馬里烏波爾的12個俄軍營級戰術群(battalion tactical groups),大部分已經開始向西北方移防。顯然在馬里烏波爾守軍退守亞速鋼鐵廠後,俄軍對於這座城市的所需兵力已經大幅縮小,至於逃出馬里烏波爾的民眾則大多先在札波羅結(Zaporizhzhia)聚集,然後再繼續前往西邊的城市,但據信馬里烏波爾仍有10萬居民受困。
古特雷斯雖然親赴基輔,但《外交政策》28日也直言批評他不過是個「不情願的調解人」(reluctant peacemaker)。因為在俄羅斯2月底入侵烏克蘭之前,他一直不願相信英美等國對於俄羅斯可能開戰的警告;當俄羅斯果真對烏克蘭動武,古特雷斯又在戰況最激烈的時刻拒絕了訪問基輔、並且透過外交途徑早日結束戰爭的建議。直到俄軍將部隊從基輔周圍撤走好幾個星期之後,這位聯合國秘書長才終於願意展開他的穿梭外交,先後到訪莫斯科與基輔。
《外交政策》批評,來自葡萄牙(曾於1995至2002年擔任葡萄牙總理)的古特雷斯一直在規避風險。雖然在聯合國五常針對烏克蘭戰爭的看法針鋒相對的情況下,古特雷斯其實可以藉此機會重塑聯合國秘書長的職能與威望,不過當他26日在克里姆林宮坐上普京的長桌之間,古特雷斯幾乎對於烏克蘭戰爭沒有做出任何重要的決策,他只提議建立一個人道主義聯絡小組,負責與烏克蘭、俄羅斯的聯合國代表討論人道救援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