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初期,台灣推行嚴格的「清零政策」,成功擋下新冠病毒變異株Alpha與Delta兩波攻擊。今年3月「Omicron海嘯」來襲,台灣確診病例激增,當局體認清零已無可能,順勢改採「與病毒共存」政策,與仍然堅持清零的中國、香港形成強烈對比。幾個月下來,台灣的作法成功了嗎?
英國《衛報》(The Guardian)9日刊出專文〈昔日清零政策模範生,台灣學習與病毒共存〉(Once a zero-Covid poster child, Taiwan learns to live with the virus),訪問中研院院士、前副總統陳建仁與振興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顏慕庸,從決策與實務層面探討台灣防疫政策轉向的得失,對所謂的「新台灣模式(new Taiwanese model)」給予高度評價,但也指出不少缺失。
新台灣模式:無法遏阻Omicron,但可以壓平曲線
何謂「新台灣模式」?《衛報》如此描述:承認公衛體系無法遏阻Omicron變種病毒持續散播,但是可以嘗試壓平曲線(flatten the curve)——延緩疫情高峰期到來,儘量避免集中暴發,避免醫療系統超負荷運轉甚至崩潰。
陳建仁告訴《衛報》記者,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CECC)原本決定等到第三劑疫苗加強針施打率達到40%至45%,再開始改採共存政策,但「Omicron不等人」,新政策只能提前上路,陳建仁強調:「這是正確的決定,也是必要的決定。」
CECC開始鬆綁部分防疫措施,取消簡訊實聯制、減少居家隔離與居家檢疫天數、取消居家隔離者電子圍籬、縮小密切接觸者匡列,但仍要求民眾佩戴口罩、儘量在家工作、減少不必要活動或集會、落實個人衛生防護措施、儘速完成疫苗接種。
結果奏效。儘管近來確診人數激增,但台灣的新冠肺炎死亡率不到0.2%:疫情爆發至今近39萬7504人確診,其中931人不幸病故(今年78人)。Omicron雖然來勢洶洶,但99.76%確診者為無症狀或輕症。民眾生活起居與商業活動仍然能夠進行,不需封鎖,也沒有陷入恐慌。台灣及早取消確診者一律強制就醫的規定,確保醫院量能不至於過度緊繃,與香港醫院的慘況有天壤之別。
顏慕庸醫師也認為,台灣區隔出不需就醫的病例,有效紓解了醫療體系的壓力。但他擔心現行作法仍不足以因應這一波Omicron海嘯,因此建議當局應加強整合地方醫療資源,儲備能夠因應病例暴增的醫療人力,降低各級醫院的人流。
公衛當局往往見招拆招,未能主動出擊
另一方面,台灣公衛當局也有不少缺失,而且往往見招拆招,未能主動出擊。從清零轉向共存固然是正確之舉,但政府並沒有做好事前規劃與準備工作,顏慕庸形容這就像「大腦給出方向,但手腳不聽使喚。」
這些缺失包括:相關規定與要求幾乎每天都有改變;官僚習性造成溝通失調,甚至因此耽誤病患就醫;移工遭到不公平對待;老人與幼兒疫苗接種率仍然偏低;快篩試劑一劑難求;首善之區台北已出現醫療量能吃緊的狀況。陳建仁強調台灣公衛當局正積極處理醫院問題,但承認政府對快篩試劑的確準備不足,引發民怨。
台灣不再是清零政策模範生,但期望樹立另一種模範
《衛報》認為,「新台灣模式」雖然受到廣泛支持,但最大障礙在於「翻轉敘事」:從戒慎恐懼的「清零」轉向漸進的「共存」。台灣民意基金會最新民調顯示,45%民眾贊成與病毒共存,但仍有46.3%反對。此外,鄰近的日本、南韓等國都加入歐美國家重新開放的行列,也為台灣帶來不小的壓力。
《衛報》也認為,台灣雖然不再是清零政策的模範生,但期望能夠樹立另一種模範:藉由平和、沉穩的轉移過程,在鎖國2年多之後重新與世界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