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蒼天送給人類的寶貝,因為他讓父母喜極而泣,鹿是天神賜予奈良的禮物,因為是神明使者,有鹿呦呦,請勿喧譁,眾神也不行」。這段文字,出自作家陳銘磻第112本作品《旅行文學的112堂寫作課》當中的《若草山麓,公園有鹿》這篇,把奈良和奈良的鹿,寫得好美好美,把鹿的珍貴寫得獨一無二,和一般常見的奈良遊記,寫著在東大寺餵鹿吃飼料的興奮緊張、與鹿互動拍照多麼療癒、鹿多麼可愛,很不同。
看到「有鹿呦呦」,想到詩經小雅鹿鳴:「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將。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呦呦是鹿鳴聲。陳銘磻老師用擬聲詞寫鹿,讓人讀著讀著,彷彿透過文字,可以聽見鹿發出的聲音、感覺鹿的心跳並且聽見心跳聲。人稱阿磻老師的陳銘磻,用天賜禮物的概念,串連了鹿與奈良,就像隱形的珍珠串連天上與人間。
《旅行文學的112堂寫作課》由布克文化在2021年1月7日出版。從2019年底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旅行、特別是出國旅行,受到重重限制。此時此刻讀這本書,跟著日本通阿磻老師,翻過一頁一頁,到日本旅行,同時學著紀錄行程點點滴滴,蠻好的。
這本書分成八個地區,包括北海道、東北、關東、中部、近畿、中國、四國、九州,一共112篇,每篇540個字,很工整,篇幅最多的是近畿,其中有我最喜歡的日本城市姬路。「建於一六○九年的姬路城,與松山城、和歌山城並稱『三大連立式平山城』;未因戰爭、地震而毀損, 譽稱『第一名城』,是日本第一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登錄的世界文化遺產。」「白色城牆不論遠望近看,映現眼廉之美,嘆為登峰造極,加諸蜿蜒屋簷的造型,猶如展翅欲飛的鷺鷥,別稱『白鷺城』。」
去過姬路很多次,每一次到訪,喜歡她的程度就更深。2020年2月、新冠疫情爆發之初,原本早就報名也訂好機票,要跑姬路馬拉松,結果疫情一來,姬路馬遙遙無期。兩、三年沒有看見這座潔白如天使的姬路城,除了一直的喜歡,現在還多了盼望,盼望早日回到這座600多年的古城,暢快跑步。
另一個阿磻老師書上寫到在近畿的城市神戶,也有我難忘的馬拉松回憶。「現今神戶市中央區,曾是生田神社領地,譬喻『神封戶』,簡稱『神戶』。」神戶的名稱這麼來的。附近的北野異人館、舞子公園、明石海峽、明石大橋、孫文紀念館也就是移情閣等,都是歷史感很濃的景點。
旅行文學,最痛快的,不只是旅行當下所見、所感受,還可以拉回某個歷史時間的座標。神戶是日本最早對外通商港埠,1868年明治維新那年開港,150多年雲煙有多少繁華興衰?
此外,旅行和旅行文學,食物絕對都是重要的元素之一。「春帆樓原為方丈寺院,......後經營『割烹旅館』,以擅長料理含劇毒的河豚而聲名大噪,曾獲頒『河豚料理許可證第一號』。」「據悉,春帆樓是由品嘗過河豚料理,明治維新第一任首相伊藤博文命名。」「春帆樓名聞遐邇,除販售河豚料理,便是日清議和簽訂賠償條約所在。」這裡所說的賠償條約就是馬關條約,日本稱下關條約。這一段《瘴癘之地,割之可也》,寫歷史、寫食物,「憾恨!」二字,也讀得到作者的情緒。
書寫旅行,怎麼用照片和影像儲存回憶,是大學問;如果用文字紀錄,又怎麼駕御訊息、取捨訊息?歷史脈絡怎麼清楚呈現又不無聊?這種能力要怎麼培養?《旅行文學的112堂寫作課》第248、249這兩頁,滿滿紫藤花開啟了《後記》,一直到最後第271頁,都是人事物景與季節的描摹要領與實例,還教我們向大自然借詞。疫情和緩之後,出去走走吧!按圖索驥、慢慢實踐,成就自己的旅行文學。
我相信,旅行不是想要出走而是為了回家。《旅行文學的112堂寫作課》第11頁這兩句話:『有個可以隨時回去的家,就能隨心所欲出外走走。」正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