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的城市上海在過去兩個月的大部分時間都按下了「暫停鍵」。經濟遭到重創是意料之中的。但令人始料未及的是,中國政府只是在老生常談,卻沒有一個明確可靠的力挽狂瀾的計劃。
周一發布的中國4月份主要經濟數據無異於一記當頭棒喝。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11.1%,幾乎與2020年3月的降幅不相上下,當時中國在疫情爆發後實施了首次封控,那年的初春中國基本上處於停擺狀態。4月份投資和工業增長也減弱,不過幅度較小,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下降了2.9%,而3月份增長5%。
本文為風傳媒與華爾街日報正式合作授權轉載。加入VVIP會員請點此訂閱:風傳媒・華爾街日報VVIP,獨享全球最低優惠價,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洞悉國際政經最前沿。
不過,真正應該引起投資者注意的是,官方對這一切的反應並不強烈。雖然政府高層圍繞支撐經濟的必要性進行了大量的討論,但現實是,到目前為止,實際的政策反應異常平淡。
中國現在的信貸和利率環境很能說明問題。衡量中國整個經濟領域未償信貸的最廣泛指標,即所謂的社會融資規模存量,4月份的同比增幅回落到僅10.2%,2021年底以來的趨勢一直是基本持平。更有甚者,經濟增速急劇下降,中國出口行業面臨日益加劇的逆風,房地產行業仍岌岌可危,而且根據Pantheon Macroeconomics的數據,居家令影響了全國經濟產出的約三分之一。此外,雖然中國銀行間市場的短期借貸成本自4月中旬以來有所下降,但長期利率仍居高不下,自2021年底以來,五年期中國國債收益率一直穩定在2.6%左右。
與此同時,中國央行並沒有因4月份低迷的數據而下調關鍵的一年期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而是小幅下調了對房貸利率的窗口指導。
所有這些無非意味著,要麼高層決策者對他們最終控制Omicron疫情的能力抱有非常樂觀、可能不現實的看法,要麼他們就是覺得,鑑於封控對公共衛生的必要性以及聯準會升息周期這一令人不安的現實,現在大舉推出刺激措施將是弊大於利。在大部分經濟領域處於部分封控狀態的情況下動用貨幣政策工具,非但無助於恢復實際活動,反而會助長資產泡沫,或促使更多資本流出中國。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想必不希望在他今年秋天爭取打破先例的第三個任期前出現歷史性的經濟疲軟。不過,根據一項估計,以中國目前的疫苗接種覆蓋率和醫療保健水平,如果不控制住新冠疫情,有可能導致超過100萬中國人死亡,那樣的情形對於習近平而言會更糟。即使假設上海的疫情最終得到充分控制,今年晚些時候的寒冷天氣似乎也會造成新一輪的問題。
無論中國政府平淡的逆周期反應是因為過於自信還是出於對現實的理智考量,可能的結果都是一樣的:以本季度急劇下滑為起點,中國經濟增長長期低位運行。除非中國政府找到辦法走出自己構築的「動態清零」迷宮,並經受住聯準會在太平洋彼岸醞釀的貨幣風暴。
難怪花旗銀行(Citibank)和標普全球(S&P Global)等機構的分析師最近幾天紛紛將2022年全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下調至略高於4%。事實可能證明即使是這個水平也過於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