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信觀點:確診致死數不斷攀升,哪來「好的黑數」?

2022-05-25 06:40

? 人氣

從4/26起與病毒共存,可是代價非常昂貴,民眾更是陷入恐慌與不確定。示意圖。(資料照,柯承惠攝)

從4/26起與病毒共存,可是代價非常昂貴,民眾更是陷入恐慌與不確定。示意圖。(資料照,柯承惠攝)

當個人感染了Omicron病毒時,若是只有一個人,那為感染確診到個人為止;但是若是我和一位親友接獨頻繁時,那麼這個傳染鏈就可能是1對1;當感染者與十位親友接觸時,這個傳播鏈就有可能是1對10,……;試問一下指揮中心,阿中部長所謂的數學模式是怎樣運算?是1對0,1對1, 還是1對10,….1對n……;很可惜的是國內現在的傳播模式,不只是上述的單純模式而已,因為病毒是藉著移動而快速傳播。又因個人體質因素傳播的情況可以說是複式與滾動模式,這就是滾雪球效應,靠大數據與雲端運算可以將與病毒傳播的相關性運算出來,可惜的是指揮中心明顯並沒有運用這樣的數據模式來做疫情管理。所以呢?我們目前疫情真的是處在高原期嗎?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不少親友在確診之後,回憶起在何處何時感染的?不少人說不上來,因為他/她們全程都戴了口罩也有保持安全距離,還有說同在一個球場打球,其他五人都沒事,就他一人感染上,顯然不是在球場感染的,但是病毒在哪裡呢?……說老實話,病毒一直在隨著人的移動而傳播,指揮中心當然掌握不到所有的傳播足跡,因此,任何3+4或0+7居隔政策,在現在的疫情發展狀況下,只要有人移動,Omicron就會隨處傳染。換言之,移動的人才是造成這波疫情如此猛爆的關鍵。移動的人不斷地在走動,Omicron就不斷地找到更多可以「寄生」 與發展的可能性,這種動態數據顯然不是指揮中心所說的那種單純的數學統計可以掌握的。

那麼何美鄉的「好的黑數」,當然不會在指揮中心的數據裡,只是何美鄉分享的3個台北人故事:部分民眾曾與確診者接觸,但因無症狀或輕症,沒有進行PCR篩檢,卻落實自我隔離,不占用醫療資源,這些人會被她歸類為「好的黑數」。其中有一位幸好服用「清冠一號」,問題是現在有誰能夠那麼剛巧就買得到「清冠一號」?倒是她提到沒有做PCR卻主動居隔,這種主動居隔本來就是應該做的(避免移動,避免擴大傳染),可是陳時中卻堅持一定要做完PCR,確診之後才能有案號才能看診拿藥,才能請假。這就是逼著民眾非得走向「黑數」,至於是否為「好的黑數」還是「壞的黑數」(確診還到處趴趴走),確診而不能得到最適時與適切的治療,就有可能演發成為中/重症,就有可能造成死亡病例,何美鄉如此「美化黑數」卻完全忽略真正造成黑數的關是卡在中央指揮中心,不去馬上改善找出更有效與更順暢的流程,黑數就是會一直存在。

20201028-中研院生醫所研究員何美鄉28日出席「COVID-19 對台灣生技產業的挑戰」論壇。(顏麟宇攝)
中研院生醫所研究員何美鄉。(資料照,顏麟宇攝)

還有何美鄉研究員在民進黨中常會做專題報告時,對於確診人已突破8萬人,何美鄉認為是正常趨勢,並認為施打疫苗後再加上感染Omicron,「綜合免疫力」不僅效果好、抗體也廣效、持久,是「超級免疫」。小英總統顯然對她提的「綜合免疫力」這個概念非常感興趣,還想向她「借用」。何美鄉的論證是感染Omicron已是「正常趨勢」,既然如此,那麼再加上前面施打的疫苗就有可能形成「綜合免疫力」,試問何研究員的科學依據從何而來?有多少案例比率支持她的論證呢?對於老年與幼童族群,他/她們有的根本沒有打疫苗,有的可能只打一劑或兩劑(即便打了三劑也還會出現突破性感染),一旦感染了就有可能是非常嚴重的發燒與腦炎或併發症,這是否就是何美鄉所提的「綜合免疫力」嗎?最近多少死亡案例,不正是這兩大族群?他/她們一旦感染就有可能致死,如何發展出綜合免疫力呢?何美鄉的論證是有問題的,小英總統卻是像找到寶一樣,想要借用,主因就是她在為她的台灣新生活—也就是「與病毒共存」政策,找到更多的支持,特別是來自學界的理論支持。

喜歡這篇文章嗎?

孔令信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