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花博卡牽拖市民卡,更顯台中市府的決策矛盾

2018-05-11 05:30

? 人氣

設計大師方序中操刀的台中花博卡,由台中市長林佳龍主持相亮儀式。(圖/台中市政府提供)

設計大師方序中操刀的台中花博卡,由台中市長林佳龍主持相亮儀式。(圖/台中市政府提供)

台中市政府交通局長王義川以「多功能花博卡非僅一次性使用 將成市民好康卡」為題,回應筆者日前之投書,在此必須要先衷心肯定王義川局長勇於任事的態度,對於一位小市民的聲音都如此重視,實為中市府政務官之表率。對比起另一位台中市的經發局長呂曜志在「台中市政府與德商霍夫曼之千億海水採礦MOU弊案」中的閃閃躲躲、一心只想息事寧人的態度,只能用「完勝」二字來形容,但仔細讀完王局長的回應內容後,卻更難讓小市民對花博卡放心。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首先,市府念茲在茲地認為花博卡並非僅一次性使用,強調未來會轉換為「市民卡」,然而花博卡若要轉為市民卡恐會衍生更多亟待解釋的問題。因為市民卡並非台中首創,包括:新竹市、桃園市、台南市等縣市都已經各自面對了使用率、申辦率低下的問題,台南市民卡高達7成持卡者使用率不滿50次,而桃園市與新竹市也被議會多次要求檢討效率不彰的問題,如果市民卡本無吸引力,那麼假借推廣市民卡之名,濫造花博卡的利益到底在哪裡呢?一個使用率低下的卡片,究竟與一次性使用的區別在哪?

其次,市民卡與花博卡根本是兩個議題,混為一談反而漏洞百出,根據筆者遍尋資料,民眾只能看到台中市府在市民卡與花博卡之間搖擺,企圖以市民卡去試圖闖關花博卡之預算,從原先議會送審時僅有1.1億,後來卻突然暴增到3.8億,市府團隊始終不願意公開透明的說清楚製卡費用到底多少?如果單獨製卡費用真的遠小於3.8億,基於市民卡本應讓民眾人手一張的立場,何不由市府統包取代外包,這樣既能避免個資外洩,亦能避免了公務人員、里長請人填寫個資的壓力,結果市府如今為了一張花博卡,反而讓公務系統推動有爭議的業務,花博卡的好大喜功只會造成勞民傷財,還望三思。

再者,台中市府不斷對外聲稱「花博卡」、「市民卡」是符合「數位時代」之趨勢,這種辯解更是十分矛盾,如果真心推動市政數位化,怎會刻意製造更多「實體」卡片?現況下以行動載具取代實體卡片恐怕才是真的符合時代趨勢,全球範圍內的討論中,莫不以行動載具的支付與驗證系統去汰換掉老舊的讀卡機為主流,以台灣為例,台灣民眾現況最煩的便是身上「好多卡」的困擾,這也是各縣市推展市民卡不利的主因,當使用體驗違背數位時代的習慣,推動花博卡只會與追求數位化的目的相違背。

作為市民,當我們翻開台中花博卡的簡介僅有四種功能,又何來數位化之說?除了花博入園功能,超商消費與乘坐公車都可以由悠遊卡取代,而所謂的「未來結合市政服務」也就表示目前缺乏規劃,說來說去,整個花博卡除了入園功能之外,居然僅剩下2000家特約商店消費的功能,甚至不如手中的信用卡。

最後,台中市府不斷強調AIPH與前市府的簽約,導致不能讓市民免費,卻又強調市民入園的「一次性免費」是林佳龍市府團隊爭取的結果,豈不怪哉,現況下民眾所要求的並不是對於全台灣人民的「無差別免費」,而討論的是除去了不必要的花博卡預算,是否能將省下的經費以補助形式回饋於「台中市民」的入園免費?為何單次台中市民免費可以與AIPH談,當提到多次性免費卻又不能與AIPH談了?

綜觀花博卡爭議,台中市府不斷自相矛盾,一方面將花博卡與市民卡混為一談,另一方面又拿「數位時代」來為花博卡政策搽脂抹粉,種種回應都只是製造民眾更多困惑,市府團隊本應公開透明的說清楚,如今反過來指責反對花博卡決策的民眾都是貪圖小利之人,恐非理性論政的態度,畢竟現代的公民社會,市民在乎得不是花博免費與否,而是稅金有沒有花對地方!

*作者為科技業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