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北歐國家芬蘭、瑞典一起遞交加入北約的申請書,標誌著兩國的安全路線徹底改變;歐洲的安全形勢也為之一變,俄羅斯的「安全威脅」更大了。
芬蘭、瑞典同屬斯堪地那維亞國家,歷史上和俄國(包括蘇聯)都有很深淵源。瑞典是維京人的發源地之一,維京人在中世紀早期殺遍歐洲。東斯拉夫人第一個國家「基輔羅斯」就是留在東歐的維京人(瓦良格人,Varangians)建立的。在彼得大帝之前,瑞典是歐洲強國,俄國在波羅的海沒有出海口,都由瑞典控制。俄國通過「大北方戰爭」奪過出海口,並建立聖彼得堡,現在是俄國第二大城市。瑞典也因此衰落。在1809年芬蘭戰爭後(見下),瑞典進一步衰落,1834年首次宣布成為「中立國家」,此後在歷次戰爭(包括兩次世界大戰)都保持中立。
芬蘭的主體民族芬蘭人是烏拉爾(Ugrian)民族的一支,芬蘭語起源於烏拉爾山脈,在歐洲的近親是愛沙尼亞人和較遠一點的匈牙利人。從12世紀瑞典的十字軍東征期間,芬蘭被瑞典佔領,自此被瑞典長期統治和基督化。19世紀初拿破崙戰爭期間(1803-至1815),俄國和法國於1807年簽署和平條約,俄國同意加入法國的大陸封鎖(英國)體系。1809年,俄國以瑞典也應加入封鎖體系為藉口,向原先中立的瑞典開戰。在這場史稱「芬蘭戰爭」中,俄國再次擊敗有英國撐腰的瑞典,迫使瑞典承認芬蘭脫離其統治,成為附庸俄國的「芬蘭大公國」,沙皇兼任芬蘭大公。19世紀後期,俄羅斯在芬蘭推行大規模的「俄羅斯化」,引起芬蘭內部很大的不滿。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趁著俄國革命,芬蘭在1917年12月宣布獨立,並在1920年和蘇聯簽訂《塔爾圖和約》(Treaty of Tartu)劃分了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