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快訊
20171031-SMG0035-快訊小紅條兒

鄭春鴻觀點:少小不讀書,長大當記者?

2022-06-04 06:40

? 人氣

新聞工作者面對新商業模式、新科技、新的讀者社群型態等等各種挑戰與壓力。示意圖。(示意圖,取自Pexels)

新聞工作者面對新商業模式、新科技、新的讀者社群型態等等各種挑戰與壓力。示意圖。(示意圖,取自Pexels)

「少小不讀書,長大當記者」這句話不知道從何而來。此說除了對現役記者重大不敬;也使曾經做過新聞記者的人聽了感到不悅與尷尬;同時給那些對新聞工作有嚮往之情的人打槍。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台灣曾經有媒體做過民調,記者這個職業的社會信任度,確實排在老師、警察、律師、法官、民意代表、政府官員等職業之後,排名第14。這相當程度顯示人們不再相信媒體。媒體也失去了做為社會公器:制衡政府、伸張正義、保護人民權益的角色。不只台灣如此,美國蓋洛普民調,也只有32%的美國人信任大眾媒體(包括報紙、電視、電台);而1976年時,信任度是72%。相隔40年,民眾對媒體的信任度下滑40個百分點。社會信任度的下滑,記者及其他新聞工作者固然應該自我反省,但是新聞報導的產程,記者只是其中的一個角色,社會對記者的信任度低落,這筆帳全部記在記者的頭上並不公平。

記者、編輯與讀者是戕害真實的共犯結構

大約30年前,當我告別新聞界時,曾寫了一篇〈故事〉發表在中國時報的「人間副刊」。這篇文章幾乎可說是我對新聞工作的「懺情書」。今作此文,思緒所及,特別取出舊作數段,以供自省:

「……我開始思考編輯在建構意義上的專橫與武斷,特別教我印象深刻的是叔本華說過的一句話。這位悲觀哲學家在他的一篇論文<著作家的職務論>裡說︰「許多不好的著作家用一生的精力,去供給愚狂的大眾閱讀那些毫無所得的出版品──即所謂的新聞記者。」

「記者為了公眾議題而仗義執言,當然可以針對事件抽絲剝繭,問題是再感人的故事,也禁不住一寫再寫,只要編輯懷疑讀者可能沒有耐性了,記者立刻會被要求閉嘴,正義當然就沉淪了。」

「……當今的記者、編輯與讀者似乎已經勾結成一組戕害真實的共犯結構。他們不在乎什麼是真實,或者說他們太瞭解真實的乏味,而拒絕探觸真實。他們只聽到讀者異口同聲地向世界索求︰「我們需要故事,要好聽的故事。」而「沒有情節的新聞就是壞新聞」於是成了編輯臺上的金科玉律。新聞記者只好發揮小說家的本領,以廉價而刻板的邏輯羅織出大眾口味的故事來。對讀者而言,這樣的新聞讀來很有自信,因為這樣「有頭有尾」的紀事滿足了他們淺薄的推理能力,呼應了他們對世俗因果的定見,至少有這名和他一樣思想簡單的記者為他做證。讀者愛吃這樣的菜,記者如果不去買這些材料,編輯就不下鍋,因此成為自愚愚人的三角關係。」

這篇文章寫於1996年,距今將近30年,雖然這個「自愚愚人的三角關係」依然不變,但是新聞記者的角色和挑戰與當年相較已有巨大的不同。

喜歡這篇文章嗎?

鄭春鴻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