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宜芳專欄:我的排行榜上癮症

2018-05-20 05:50

? 人氣

有錢、有名、有影響力的名人出書,過去幾乎就是暢銷保證,如今卻不見得靈光?當網紅影響力取代了傳統名人影響力,出版人除了加入搶「網紅」出書,還可以做什麼?現在年輕世代的讀者愈來愈「聰明」,盲目崇拜名人成功光環的感性購買行為,愈被「精明消費」取代。

有錢、有名、有影響力的名人出書,過去幾乎就是暢銷保證,如今卻不見得靈光?當網紅影響力取代了傳統名人影響力,出版人除了加入搶「網紅」出書,還可以做什麼?現在年輕世代的讀者愈來愈「聰明」,盲目崇拜名人成功光環的感性購買行為,愈被「精明消費」取代。

從讀者角度來看,你會參考排行榜買書嗎?顯然是的。但請小心,「買榜」這事確實存在,來自焦慮的作者自行動員或是出版社的行銷操作,名不見經傳、異軍突起的暢銷新書最可疑。

實在很睏了,可是還不能睡,手機鬧鐘「二三:五九」一響,立刻點開博客來網路書店網頁。這一晚,謝哲青《因為尋找,所以看見》凌晨零時開放限量親簽版預購,我得盯著排行榜看銷售。太好了!他忠實粉絲的搶購速度簡直是秒殺啊。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儘管一再跟自己說不要被排行榜左右心情,要做一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低調而有素養」的出版人,但不幸罹患「排行榜上癮症」,除非徹底離開出版界,這病大概沒得治。很多年了,早上起床第一件事、睡前最後一件事,都是看排行榜,更別說白天最少刷個三、四次。書名想不出,看看排行榜上同類書都取什麼,以免落入同樣套路;這個議題該不該買入版權?看看排行榜同類書是否已經被炒到爛熟?

有一天發現自己部門的書,七本出現在即時榜上,七%的安打率太漂亮了,忍不住截圖寄給同事,鼓勵感謝大家的努力。再一天,發現博客來社會人文榜(分類榜)前三名都是我們的書,這一回就忍不住在臉書貼了炫耀文。

曉風書店(新華社)
書店 排行榜是現在社會趨勢買書的重大參考。(新華社)

排行榜是社會趨勢的重大參考

是的,就算有一百個原因可以合理化我的「排行榜上癮症」,最直接的仍然是關心「銷售成績」。銷售好,代表書籍有人看,有機會發揮影響力,做編輯的,怎可能不在乎自己作品的銷售?一本新書出版,頭兩周若是能在博客來即時榜總榜經常出現,衝上分類新書榜前幾名,代表安全上壘,再版機會頗高;但如果安安靜靜,即時榜上無聲無息,分類榜上排行三十名以後,銷售前途大概凶多吉少,首刷能賣完就萬幸。

除了銷售成績,身為重度排行榜上癮者,排行榜更是觀察出版趨勢甚至社會趨勢的重大參考。近幾年來,名人傳記或是成功企業家的成功學,銷售成績明顯比五年前、十年前差上許多。你還記得上一本讀過的名人書是哪一本嗎?不少讓出版社砸下重金爭取的國際級政治或企業界名人,若不算上品牌形象加分,或和企業提案邀請作者訪台等附加收益,單純從銷售成績評估,應該都不算理想。

為什麼有錢、有名、有影響力的名人出書,過去幾乎就是暢銷保證,如今卻不見得靈光?當網紅影響力取代了傳統名人影響力,出版人除了加入搶「網紅」出書,還可以做什麼?坦白說,我認為年輕世代的讀者愈來愈「聰明」,盲目崇拜名人成功光環的感性購買行為,愈被「精明消費」取代。

當對方沒有照著自己意思去做,就會據理力爭或以權威方式說服對方,進而出現貶低對方情形就是「情緒勒索」。(示意圖非本人/翻攝自youtube)
《情緒勒索》這類的勵志書越來越暢銷,某種程度來說,是否代表我們的群體意識偏向『弱者』,覺得自己是被壓迫的族群?(翻攝自youtube)

心理勵志書暢銷代表自覺被壓迫

相較於成功類書籍的「不賣」,「心理勵志」類書籍暢銷不輟。如果你不具備《被討厭的勇氣》,怎麼在這個殘酷的世界存活?特別是許多人從小就習慣於被《情緒勒索》,需要藉由閱讀強化心理機制。那天和一位作者朋友聊天,她笑說,這類書的暢銷,某種程度來說,「是否代表我們的群體意識偏向『弱者』,覺得自己是被壓迫的族群?」

喜歡這篇文章嗎?

余宜芳 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