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核遊行今天下午登場,從去年的「308全台廢核大遊行」,到4月林義雄絕食導致核四封存,再到今年年初全國能源會議,台灣的反核、廢核似乎已有相當成果。但深入看卻發現,其實這1年來,我們幾乎什麼都沒作,反核成果是建立在空洞基礎上,隨時可能崩潰成虛幻。
如果先撇開反核與擁核兩派的許多爭辯不談,兩派要成功的基本要件─甚至是唯一要件,是社會與民眾的支持,兩派的手法本質相同,都算是「恐嚇」民眾。反核聚焦的是安全問題,擁核強調的是電力供應不足。在理論與辯駁上,雙方都無法說服對方,但在實務上,坦白說,擁核派是占便宜,因為大部份民眾無法確定核電安全與否,但一旦缺電發生,卻是立即反應在生活上,感受強烈。
核四封存時,當時的經濟部長張家祝就已「預告」過台灣很快電力備載容量就會下降到10%以下,就要面對限電的風險;事實上去年7月就曾出現用電高峰,導致台電的備載容量下降到5%。而就在反核大遊行前夕,台電又再次表示,老舊電廠除役、核四封存,明年備載容量就會降到10%以下,若新電廠工程落後,明年備用容量率恐只剩6%多─依照過去經驗,備載容量低於7%就難逃限電、分區供電的命運。
反核者時常舉民調顯示反核比率超過5成、甚至達7成,作為社會支持度的證據。但一旦出現限電、民眾生活受影響,甚至經濟生產活動、經濟成長全受影響後,反核的風向與支持度必然立即逆轉導致反核成果崩潰─大部份人重視、介意日常生活的比重,遠高於反核理念、非核家園。
日本在福島事件後,一度關閉全部核電廠,成為「非核家園」,但去年中起又開始重啟核電廠;各國一度暫停的核電計劃也重新上路推動,顯然,對民眾、對政客而言,現實需求比飄渺預測性的安全問題更重要、影響也更大。
因此,要確保反核、廢核能竟全功,確保電力供應無疑是充份且必要條件。供給方面,既然不可能再蓋新的火力發電廠,就該加速再生能源的推動;需求方面,包括民生與工業用電的節約、提升用電效率也該作。但這1年來,台灣在這方面沒有任何明顯的進展建樹─甚至是反其道而行。
執政的國民黨,固然在再生能源政策的推動遲緩上要負全責,支持反核、廢核的民進黨要政府主張「合理調降電價」,也是奇哉怪也;雖然美其名為苦民所苦、減輕民眾負擔,但可知電價降低,只會讓民眾更無省電觀念、企業更無投資高能源效率設備的誘因,結果就是推高用電量─這豈是有益反核、落實非核家園之作為?
民進黨敲鑼打鼓宣揚並推動韓國「省下一座核電廠」計劃,依照經濟學的誘因論,主要原因絕對不是道德說服與宣導得宜,而是提高電價15%;但民進黨卻主張降低電價。
非核家園絕對是值得支持與努力的美好目標,但也必然要建立在充足、穩定的電力供應基石上,才能長久穩固,否則無以得到社會的支持。台灣已經浪費了1年─甚至很多年,長此下去,台灣的反核、廢核終會成為虛幻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