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戰爭2月24日爆發以來,對歐洲地緣政治、軍事安全、貿易經濟造成劇烈衝擊,也迫使歐盟各國重新審視「歐洲團結」的內涵和做法。法國總統馬克宏5月便提議建立「歐洲政治共同體」(EPC)框架,讓烏克蘭等歐盟「候選國」在取得正式成員國身分前,有機會深入參與歐洲事務,進而促進歐洲秩序穩定。不過,許多專家卻認為,該框架雖然立意良善,但目標不夠明確、難以落實。
法國的歐盟理事會(Council of the EU)輪值主席國任期將於6月30日結束,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在此之前提出一項新的地緣政治框架——「歐洲政治共同體」(European Political Community,EPC)。該框架旨在讓烏克蘭、摩爾多瓦、北馬其頓、阿爾巴尼亞、塞爾維亞、波士尼亞及科索沃等歐盟「候選國」,在尚未取得歐盟正式成員國資格前,能率先加入歐洲陣營。
同時,該框架也將開放所有非歐盟成員的歐洲民主國家加入,例如:挪威(歐洲單一市場成員國)、冰島(歐洲單一市場成員國)、瑞士(與歐盟有多項雙邊協議)、英國(2020年正式退出歐盟)。而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等前蘇聯加盟國也有望參與其中。
馬克宏表示,烏克蘭早已憑藉其勇氣和團結,成為歐洲核心的一部分,不過歐盟成員國的申辦過程繁複且冗長,要讓烏克蘭正式入盟恐怕要耗上幾年或幾十年的時間。他強調,EPC 不僅能解決烏克蘭入盟問題,也是處理歐洲當前能源、安全、環境等議題的實際做法。
「歐洲政治共同體」是否可行?
法國國際新聞頻道《法蘭西24》(France24)26日在其網站刊文分析,馬克宏信誓旦旦提出的EPC,是否真能解決歐洲當前的重重挑戰。France24指出,歐盟27個成員國23日授予烏克蘭和摩爾多瓦「候選國」資格,即顯示出馬克宏所稱的「入盟需花上幾十年」,實在過於誇張。除此之外,烏克蘭入盟前也應先解決地方貪腐的問題,並調整國內相關制度以符合歐盟法規。
法國前外交官、現任職於法國國際關係研究所(French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的阿諾德(Claude-France Arnould)表示,在烏克蘭等歐盟「候選國」完成內部改革之前,讓其涉入歐盟事務,恐會將衝擊歐盟既有的運作方式。但她也坦言,讓涉及歐盟利益和民主價值的非成員國家參與其中,確實是歐洲當前迫切的需求。
她進一步強調,如果歐盟想避免因快速擴張而導致組織癱瘓,勢必得在制度上進行「相應的調整」,而馬克宏的提議顯然具有其「政治必要性」。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erman Marshall Fund)研究員韋伯(Gesine Weber)也稱,除了EPC之外,目前並無能立即將烏克蘭及歐盟連結起來的制度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