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海洋要台灣參與 帛琉籲反對深海採礦
「我今天穿的襯衫就是針對廢棄物的創新解方樣本」,惠恕仁稱,「這是由在帛琉回收的塑膠瓶製成,在台灣變成這件漂亮的襯衫」。他特別拉開西裝外套,展示布滿海洋生物圖案的深藍底襯衫,台下與會人士則給予掌聲。此外,帛琉、斐濟、薩摩亞3個太平洋島國也在大會期間,組成反深海採礦聯盟。
惠恕仁直言,深海採礦讓海床及海洋生物變得脆弱,「我們相信不值得冒這個險」。聯合國國際海底管理局(International Seabed Authority,ISA)正在草擬有關在公海進行深海採礦的規定,而在此規定開始生效前,所有深海採礦行動都不被許可。
逾90個國際組織組成的深海保育聯盟(Deep Sea Conservation Coalition,DSCC)支持中止深海採礦,並稱ISA會在7月開會,試著在8月完成規定草案,若批准生效,最快2023年7月開始核發深海採礦許可證。南美國家智利6月初表示,基於環境顧慮和缺乏有效科學數據資料,提議中止深海採礦15年。
The moratorium comes amid a wave of global interest in deep-sea mining despite environmental groups and governments urging to ban it or ensure it only goes ahead if regulations are in place. https://t.co/Q1QtSE1vI3
— RNZ Pacific (@RNZPacific) June 28, 2022
美國氣候特使凱瑞(John Kerry)29日也告訴《路透》,美國對深海採礦可能擾亂海床感到相當警惕,「我們正密切關注提案與過程,且會繼續參與其中」。美國並非ISA會員,但以觀察員身分參與協商規定。深海採礦是用重型機具吸起馬鈴薯大小的海床,挖出鈷、錳及其他多數用於電池的稀土元素。
中國則是極力想要進行深海採礦的國家之一,更在2021年要求ISA快速通過相關規定。印度網媒《ThePrint》6月1日指出,根據美國企業研究所(AEI)統計,中國過去20年在太平洋地區投入約20億美元探勘海底礦物,且至少在2017年,中國「蛟龍號」潛水器被看到在印度洋西北海域進行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