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事變只是偶發意外?郭岱君曝日軍最初想定:前線殺紅眼掉入蔣介石布局

2022-07-03 09:20

? 人氣

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研究員郭岱君2日下午,應長風基金會之邀,以「重探抗戰史:戰爭與我們的距離」為題發表演講。(長風基金會提供)

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研究員郭岱君2日下午,應長風基金會之邀,以「重探抗戰史:戰爭與我們的距離」為題發表演講。(長風基金會提供)

抗戰85周年前夕,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研究員郭岱君在一場抗戰史演講表示,八年抗日戰爭是近代史重要的轉捩點,不僅改變中、日兩個民族的命運,也重組世界政治版圖。她表示,日本在侵華過程中贏得不少的戰役,何以最後一步步落入中國的「戰略泥淖」?國民黨又為何「贏了抗戰、輸了江山」,是這段歷史重要的問題。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郭岱君整合台灣、中國大陸、日本、美國等跨國研究團隊成果,近日出版《重探抗戰史》卷二,揭露八年抗戰過去不為人知的內幕,第3卷正在排版中,預計近期問世。2日下午她也應長風基金會、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台灣玉山科技協會之邀,以「重探抗戰史:戰爭與我們的距離」為題發表演講。

現場聽眾包含前總統馬英九、前行政院長江宜樺、前國安會秘書長蘇起、前交通部長葉匡時、前政務委員蔡玉玲、台大校長管中閔等許多企業界人士,如怡和創投董事長王伯元、和碩科技董事長童子賢等人都到場聆聽,現場互動熱烈。

日本不願與中國戰爭?郭岱君:最初只希望扶植偽政權進行弱化

郭岱君表示,2006年蔣介石日記公開,使抗戰史研究有新史料;2013年時許多學術界朋友認為是時候開始重新研究抗戰史,她表示,很多人對於抗日史有許多疑惑,諸如:中日大戰如何打起來?七七事變難道不能和平解決?貧窮落後的中國如何贏得最後勝利?中日明明是在華北開打,為什麼最後卻是成為八一三淞滬大戰?

她也列舉,像是三次長沙大會戰真相如何?日本為何發起太平洋戰爭、為自己敲響喪鐘?日本為何始終未能攻進四川?中共如何在抗戰中坐大?國民黨為何「贏了抗戰、輸了江山」?因為疑惑很多,所以藉由匯整跨國研究團隊的最新發現,一一為大家解惑。

郭岱君提到,一開始,日本根本不想打中國,七七蘆溝橋事變是偶發意外,日本駐屯軍與第5戰區右翼兵團總指揮張自忠已達成了停火協議,但在等待機會、希望趁機打破「何梅協定」的蔣介石,則決定派4個師的中央軍北上,打算進駐保定,並下令「長江沿岸戒嚴,並開始部署淞滬地區防衛,準備開闢第二戰場。」

郭岱君說,日本最初戰略,是希望透過扶植偽政權、分化、蠶食並弱化中國,因為日本深知大敵是北方的俄國,策動了九一八事變的日本陸軍中將石原莞爾更是認為,「決不可在支那用兵,否則將陷帝國於支離破碎之中、陷帝國於兩端之動蕩。」

20220324-中共擅於在基層社會中發展力量,國民黨則必須要從基層中尋求力量反制。圖為華北戰場上的共軍娃娃兵。(許劍虹提供)
郭岱君說,日本最初戰略,是希望透過扶植偽政權、分化、蠶食並弱化中國,並無心思與中國戰爭。(資料照,許劍虹提供)

蔣介石打持久戰策略奏效 日軍逐步陷入戰爭泥淖

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以後,日本占領東北,中日國力懸殊、國民政府苦於「這個仗怎麼打?」蔣介石也苦思無良策,日記中更出現「當在思之、籌之」,直到1933年,蔣介石想到了「持久戰」,認為日本最大的目標假想敵在於美、俄,「蔣先生看定日本是用不戰而屈中國之手段,所以抱定戰而不屈的對策」,「勝也罷,敗也罷,就是說不同它講和!拖死日本!」

在籌謀持久戰的大戰略方面,郭岱君說,蔣介石在1933到1934年間跑遍西北、西南,選擇抗戰的最後根據地,當時曾考慮河南洛陽、新疆迪化(今烏魯木齊)等地,最後選定重慶和四川,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四川具有天險,易守難攻;二是四川有初步工業的基礎,足以發展民生經濟;三是川渝是魚米之鄉,腹地包括雲南和貴州的大西南。

於是,大戰略抵定後,蔣介石親自督軍,藉剿共掩飾安定西南,拿下川、滇、黔等地,並開始積極建設四川,蔣介石甚至在日記中稱,「現在,我可以負責告訴大家:我決不怕戰爭,不過,我要作有計畫、有準備的戰爭」,「我們和日本不戰則已,戰,則必勝!」

郭岱君提到,1935年,德國顧問法肯豪森向蔣提了「應付時局對策」建議書,三大重點為:一、長期抗戰的決心、中途不能退縮,若領袖無此意志,則人民不肯出而抵抗;其次是在戰略上用兵應守勢且在內線,中國主要威脅在東、北兩方面,作戰部隊應集中於徐州、鄭州、武漢、南昌、南京區內;第三是應採持久消耗戰,以空間換取時間,等待國際情勢變化。

郭岱君表示,日本有許多相當有智慧的軍事專家,深知不能對中國開戰,也清楚不能深入中國打仗。但是,當時日本最大的問題在於,日軍不聽參謀本部,軍人不聽首相的,陸軍和海軍還彼此有競爭關係,因此在戰場上殺紅了眼,自顧自打下去,二戰後日本亦深入檢討此一制度。

蔣中正不是無法理解杜魯門與杜勒斯的立場,不過為了避免台灣真的被當成籌碼給賣給中共,他仍然必須要對中華民國無法出席舊金山會議表達抗議。(許劍虹提供).png
九一八事變以後,日本占領東北,中日國力懸殊,蔣介石最終想到以持久戰方式,將日軍逐步拖近戰爭泥淖。(資料照,許劍虹提供)

淞滬會戰改變日軍作戰軸線 3大事件讓日軍落入蔣介石布局

「1937年的淞滬戰役,第1波打的是蔣介石的嫡系部隊,不僅打得好,一方面把全國的民心都打起來,歷經了5次徵兵,使全國各地地方部隊也都來幫忙,另方面,也打出了全世界的焦點,注意到中國。」郭岱君提到,打了90天的淞滬會戰,讓上海成了血肉磨坊,中國軍隊死傷30萬人,日本調來了9個師團、2個旅團、28萬人,華北只剩7個師團,日本的重兵已移至華東。

「淞滬會戰最大的影響在於改變了日軍的作戰軸線」,郭岱君強調,淞滬會戰使得日軍陷入兩難,究竟是要沿長江向西仰攻,還是要把部隊拉回華北,從北向南打?東京參謀本部認為作戰地區應是在上海附近,蘇州、嘉興一線以東地區,中止日軍向南京追擊,禁止日軍越過嘉興、蘇州一線。但沒想到戰場上的軍人殺紅了眼,違背東京參謀本部命令,一路殺到南京,因而有南京保衛戰,進而有南京大屠殺,南京大屠殺更是徹底激怒了中國軍民。

郭岱君說,3件大事讓日軍落入蔣介石的戰略布局,首先是1938年的台兒莊大捷,使得日軍的華東、華北戰場會師不得不北移,只能沿隴海路向西發展,而且增加黃河阻滯日華北派譴軍南下的障礙;第二,日軍原想在徐州向中國主力大戰一場,因為當日本攻陷徐州時,中國軍隊已全數撤走,從容部署武漢會戰;第三,中國軍隊炸開黃河南岸,決堤造成黃河、淮河氾濫,使日本陷入洪泛之中,迫使日軍改造攻略武漢的前進軸線。

普遍被認為是「一二八事變」抗日主力的第19路軍。(許劍虹提供)
郭岱君強調,淞滬會戰使得日軍陷入兩難,究竟是要沿長江向西仰攻,還是要把部隊拉回華北,前線的日軍未聽從後方指揮命令,更讓戰局陷入死胡同。示意圖。(資料照,許劍虹提供)

蔣介石「戰而不屈」拖住日軍 日本資源耗盡轉往南洋掠奪物資

「從七七事變到武漢淪陷,國民政府退到重慶,戰略就是不投降」,郭岱君表示,40萬日軍投入中國,陷在長江沿岸長達2000公里的作戰線上。蔣介石花了13個月部署抗戰大戰略,讓原本毫無把握的戰略,卻因日軍不聽參謀本部的訓令、華北軍與華東軍爭功冒進等因素,讓戰局發展,竟與蔣介石籌謀的大戰略相符。

郭岱君說,1939年,中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日方積極推動對中國的誘降與和議,國民軍則是以戰為守,政治重於軍事、游擊戰重於正規戰、精神重於物資、宣傳重於作戰、訓練重於作戰。以守於洛陽、襄陽、衡陽的三陽防線、保衛四川為目標。

「重慶和東京之間的中日和談,一直沒有停過」,郭岱君表示,當時中方主和的人很多,包括胡適、汪精衛、孔祥熙等人,蔣介石雖認為可以與日本和議,但日本要退出到1937年七七事變前的狀況,要日軍退出華中、華北,至於東北以後再說;但日本認為華北戰略地位很重要,堅持不願退出華北,雙方未達成協議。

同時,國際情勢發生巨變,歐戰爆發、德國席捲西歐,然後法國投降,英國岌岌可危,日本認為機會來了,希望趁英、法、荷無暇東顧,並趁美國仍採孤立主義時儘速拿下南洋,獲取東南亞天然資源,因此,1939年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占領海南島、南沙群島;雖然1941年3月美國通過《租借法案》,日美談判,美國堅持赫爾原則,要求日本不干涉他國內政、退出中國,但遭日拒絕後,美國對日實施經濟制裁,全面石油禁運。

日軍開始南進找石油,大日本帝國元帥永野修身跟天皇報告時指出,「日本石油及其他重要物資正不斷走向枯竭,國家終究擺脫不了動彈不得的窘境」,美國若想速戰速決,日本可以一戰,但卻無法打持久戰。郭岱君說,永野賭一把日本國運的意思很明顯,因為「不戰,日本必敗;戰,或許還有一線生機。」然後,1941年12月8日聯合艦隊偷襲珍珠港,南方軍、飛行團、海軍第2、3艦隊也攻擊了泰國、馬來亞、菲律賓、關島、香港,太平洋戰爭爆發,郭說,當時可以說是中國抗戰與國際情勢的連動,第3次長沙會戰大捷,也可以說是真正的大捷。

1941年珍珠港事變,美國海軍「亞利桑納號」(USS Arizona)遇襲受重創(AP)
1941年珍珠港事變,美國海軍「亞利桑納號」(USS Arizona)遇襲受重創。(資料照,美聯社)

太平洋戰爭全面爆發 台灣免遭砲轟全因麥克阿瑟一項提議

郭岱君說,常德會戰正值開羅會議期間,英國首相邱吉爾看不起中國,認為不應把中國列為四強,蔣介石參加開羅會議時,要求國軍打場漂亮的仗,命令嫡系子弟余程萬死守常城、與常城共存亡。結果第57師全都打光,余程萬率部逃出,最後僅剩83人。郭說,「常德之戰其實是場傑出的守城之戰,但蔣介石卻氣得要槍斃余,因為余程萬未與城共存亡,而感到生氣。」

在二戰後期,台灣扮演角色為何?郭岱君指出,台灣當時是日本殖民地,台灣兵都被日軍調去打仗,到最後美軍在太平洋已控制住,1945年準備反攻作戰,包含東北、華北、華東都被日本人控制;但四川、雲南、貴州還是國軍控制。彼時美軍在東南亞的反攻順利,1945年的B-29轟炸機問世,在東京轟炸。美軍反攻一條路徑從海上反攻,另一條是從中國反攻、以台灣為跳板。最後,美軍將領麥克阿瑟的意見占了上風,其所統率的美軍,由菲律賓反攻北上,跳過台灣和中國,直接攻擊日本本土。

20211126-開羅會議是蔣中正人生的第一高峰,讓他與美英領袖平起平坐,但看在支持日本的中國人眼中,他這一切同樣是向美國人買「保護費」所換取而來。(作者提供)
蔣中正(左起)、前美國總統羅斯福、英國首相邱吉爾舉行開羅會議。(資料照,許劍虹提供)

「研究歷史,不是為了過去,而是為了今天及未來」,郭岱君說,認識自己的歷史,在了解寬容中,建立以台灣為主題的族群融合、經濟繁榮的社會。歷史能展現出民族與國家成敗興衰的種種因果。當無知、誤判、貪欲、犯錯、輕看對手等因素,都可能導致戰爭。從八年對日抗戰史中,可以看出領袖的指揮、決心和意志至為重要,當時正因中國大戰略正確,全國軍民犧牲奮鬥下,才得到了最後勝利。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150

喜歡這篇文章嗎?

潘維庭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