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了頭銜的你,是否還值得被認識與聽見?
因為職業的關係,我在人生中遇過大量的人:採購時期遇到大量廠商、獵人頭時期遇到大量專業經理人、私募基金時期遇到大量新創夢想家、文創時期遇到大量惺惺相惜的同業、教練顧問時期遇到大量領導者。有時看見名片簿裡的各種人士,會覺得命運真奇妙,我何其有幸,竟然能與這麼多精彩的人有過一時半刻的交集。
在搬過幾次家後,名片都丟失了,再加上後來以應用程式數位管理名片,就幾乎不拿紙本名片了,但我對於兩張名片的印象很深刻:其中一張,是某個餐飲集團的創辦人,那是一張白色的直式名片,上面只有在正中央用標楷體印著他的中文名字,左邊則有中文數字的手機號碼,單調無趣卻霸氣十足。另一張,是某間公司的執行特助,橫式名片的正面,除了列出各種聯絡方式之外,背面則印著約十來個機構的職務,某國際協會理事長、某兩岸促進會創辦人……名號看起來都十足響亮,只是我一個都沒記得。
在離開業界之後,我開始以自我品牌走跳江湖,也花了一些時間適應「我就只是我自己」。我當然問過自己:「當我不再是某公司的某經理,我的意見還有多少價值?」現在能有機會寫下這些文字在書裡分享,當然,我是順利度過了這段自我懷疑時期,但我的確能清楚感受到,把自己放在某個頭銜後的安全感,是多麼令人著迷。
因為我認為自己沒貴人,所以一直很用力地活著。當然,太過用力會產生後遺症,我也付出了一些代價。但整體而言,我很慶幸過去不會狐假虎威地過度依賴某些名詞,例如我的公司是某知名企業、我的老闆是某董事長。我一直有為自己做好定向;我自己真實做到的事、確切走過的路,才是我能帶走的,也才是我真正的價值。帶著這些歷練,我成功地將知識變現,在分享經驗或建議時,心中感到踏實。
以「是—做—有」策略來發展自己
心理學界有個「暗示效應」(effect of hint)的理論,指的是在無對抗的條件下,用含蓄、抽象、誘導的方式,對人們的心理和行為產生影響。就像星座學一樣,某個狀態聽起來的確跟你本人很接近,但你不太確定是本性如此,還是因為從小看了很多的星座分析,導致潛意識與意識相互搭配,朝那個星座的行為靠攏。
倘若我們心中有一個想要變得更好的模樣,那麼透過自我暗示來得到力量,不是一種很好的途徑嗎?與其有意無意地受到外界不夠精準、甚至不夠友善的暗示,不如自己掌握這門技巧,並且形塑自己的心理與人生樣貌。身為一個熱愛工具的人,我要分享一個我學習到的威力強大的自我發展方法,叫做「是—做—有」(be-do-ha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