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獨家:美國眾院議長裴洛西8月率團訪台,「表達對台灣的支持」

2022-07-19 12:11

? 人氣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AP)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AP)

英國《金融時報》19日報導,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將於今年8月率團訪問台灣,這也是25年來美國眾院議長首次來訪。《金融時報》指出,台灣面臨來自中國的壓力日益沉重,美中關係也陷入雙方建交以來最糟糕的境地,裴洛西此時訪台就是要表達對台灣的支持。中國外長王毅今年4月曾將裴洛西計畫訪台稱為「惡意挑釁」,由於目前正傳出拜登與習近平考慮舉行線上會晤,裴洛西的來訪將為美中關係再添考驗。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裴洛西(Nancy Pelosi)今年4月日媒曾傳出將到訪台灣,並在10日《台灣關係法》立法43周年當天抵達台北,可惜裴洛西行前感染新冠病毒被迫臨時取消亞洲行。《金融時報》引述6名知情人士說法,高齡82歲的裴洛西在康復後仍要繼續原定的訪台行程,將在下個月率團來訪。不過其中3名知情人士也說,白宮方面對裴洛西的訪台行程已經表達關切。因為裴洛西來台的時間點,恰好碰上解放軍8月1日建軍紀念日,更不用提拜登與習近平近來傳出可能會在幾星期內舉行線上會議。

裴洛西今年4月為何沒來?

裴洛西今年4月上旬曾計畫前往日韓訪問,不過日媒報導裴洛西有意順道來台,表達美國對台灣的支持。不過裴洛西辦公室並未證實此事,加上裴洛西4月7日傳出新冠確診,這趟亞太甚至是台灣行也就被迫取消。然而中國外交部對於「裴洛西可能訪台」依舊非常敏感,當時強調此舉「嚴重違反一中原則和中美聯合公報、嚴重損害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嚴重衝擊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向台獨分裂勢力發出嚴重錯誤信號」,揚言「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必將採取堅決有力措施,堅定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由此造成的一切後果必須完全由美方負責」。

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erman Marshall Fund)的台灣專家葛來儀(Bonnie Glaser)表示,由於美國國會近年提出大量「反華法案」,中國政府對美國國會變得非常敏感。北京相信美國的國會與行政部門正攜手遏制中國崛起,尤其裴洛西與拜登同屬民主黨人,因此北京可能將裴洛西訪台解讀為「聯台制中」戰略的一環,甚至對台灣獨立表達官方立場的支持態度。如果裴洛西訪台成行,也將成為1997年時任聯邦眾議院議長金瑞契(Newt Gingrich)訪台25年後,現任眾院議長首次到訪台灣。

2022年6月,新加坡「香格里拉對話」,中國國防部長魏鳳和(AP)
2022年6月,新加坡「香格里拉對話」,中國國防部長魏鳳和(AP)

《金融時報》在報導中提及「台灣是拜登上台後最嚴重的美中分歧」,而且中國不斷派遣戰機飛進台灣的「防空識別區」進行挑釁、加劇兩岸的緊張情勢。中國國防部長魏鳳和今年在香格里拉論壇也公開美國「不要抹黑與打壓中國、不要干預中國內政、不要損害中國」,他甚至當面向美國國防部長奧斯丁表示:「如果有人膽敢把台灣分裂出去,中國軍隊必將不惜一戰。」

不過兩位知情人士也對《金融時報》表示,美國政府內部對「裴洛西訪台」的看法確實存在分歧。部分官員認為,若是裴洛西今年4月到訪台灣理由顯然更為充分,因為當時烏克蘭剛開始遭受俄羅斯侵略。不過前美國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穆倫(Michael Mullen)今年2月也曾率領跨黨派代表團訪台,對台灣傳達「美國不會改變對印度太平洋的關注」與美方的支持。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除了是眾院的政治領袖,也是繼美國副總統之後第二順位的美國總統繼任人,比起已卸任的美軍最高將領影響力更勝一籌。

外交部長吳釗燮(右四)歡迎美國前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穆倫(右三)率團來訪,成員有前國防部政策次長傅洛依(右二)、前白宮副國安顧問歐蘇莉文(中)、前白宮國安會亞洲事務資深主任葛林(右一)及前白宮國安會亞洲事務資深主任麥艾文(左四)。(外交部官網)
2022年2月,外交部長吳釗燮(右四)歡迎美國前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穆倫(右三)率團來訪,成員有前國防部政策次長傅洛依(右二)、前白宮副國安顧問歐蘇莉文(中)、前白宮國安會亞洲事務資深主任葛林(右一)及前白宮國安會亞洲事務資深主任麥艾文(左四)。(外交部官網)

據消息指出,裴洛西這次出訪亞太除了到訪台灣,也會前往日本、新加坡、印尼與馬來西亞,並且在美軍印太司令部所在的夏威夷停留一段時間。不過另一位知情人士也對《金融時報》表示,這次裴洛西的訪台行程或許仍有變數。裴洛西辦公室則不願向《金融時報》證實8月份的出訪計畫,白宮與中國助華府大使館方面也不願對裴洛西可能的訪問行程發表看法。《南華早報》則說,裴洛西如果訪台,勢必激起北京強烈反應,或許中國政府會直接對裴洛西實施制裁、或者對台加強軍演、暫停與美國在應對氣候變遷方面的合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

李忠謙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