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0年時,幾乎全世界的7億500萬人口從出生到死亡都是在舊生態體系之內度過,無論他們住在哪裡、擁有怎樣的政治與經濟體制。生活所需的一切,包括糧食、衣物、住所,以及取暖、煮食所用的燃料,大多來自土地,來自太陽每年傳送到地球的能量流中被保存下來的部分。紡織、皮革、建設等工業也仰賴出自農業或森林的產物。舉例來說,舊生態體系內就連煉鋼和煉鐵都要依靠木炭。因此,舊生態體系不只對人口規模設下了限制,對經濟生產力同樣如此。
這些限制會在1750到1850年的這一個世紀裡開始解除,那時,有些人愈來愈常使用煤來產生熱能,再捕捉那些熱能驅使蒸汽動力機器做重複的動作,執行先前由人力完成的工作。使用燃煤蒸汽來驅動機器是一大突破,讓人類社會脫離舊生態體系,進入一個不再受限於每年太陽能量流的新體系。煤是好幾億年前儲存下來的太陽能。將煤用在蒸汽發動機裡,使人類社會擺脫了舊生態體系加諸的限制,人類的生產能力與人口數量都出現指數性成長。推動工業機器的風力、水力和動物被取代──換成燃煤產生的蒸汽──揭開了工業革命的序幕,這件事對歷史發展的重要性可與發生時間早非常多的農業革命並列。使用化石燃料──起初的煤與後來的石油──不僅改變了全世界的經濟,也增加了地球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因此,這項重大改變發生的過程和原因,以及造成的後果,是世界史上極重要的主題。
為了理解工業革命,我們要再度用「局勢」(conjuncture)這一概念為分析工具,其含義是,原先各自獨立的歷史發展與進程,於某個特殊的時刻匯聚在一起。以工業革命為例來說,匯聚在一起的因素有:舊生態體系之下的世界成長潛力全面衰竭、歐洲國家的戰爭擴及全球、新大陸殖民地的特殊性質,以及英國煤礦的絕佳位置與經營難題。我會特別著重在棉織品和英國人對煤的需求如何促成工業革命。
棉織品
工業革命一般被認為始於18世紀的英國,以棉紗與棉布紡織過程的機械化揭開序幕。珍妮紡紗機、水力紡紗機與走錠精紡機(又稱為「騾子」)都被當成英國人善於發明的證據,這也是為何西方崛起論述會以歐洲為中心的原因之一。問題在於,雖然英國確實是最先使用蒸汽動力機械而徹底改革了棉紡織業的地方,但事情發生的過程與原因卻必須從全球脈絡去理解。
17世紀後期,英國人強烈喜歡上印花布這種印度棉織品。有一名男性如此描述:「突然間所有英國婦女不分貧富,全都把印花布穿在身上,有染印的也有手繪的,顏色愈鮮豔愈好。」另一名男性抱怨道:「印花布在不知不覺中進入我們的家裡、衣櫃、臥室;窗簾、坐墊、椅子,最後連床本身,都是用印花布或印度製品。總之,原本用羊毛或絲綢做的女性服飾或家具家飾相關用品,幾乎全變成是用印度貿易供應的商品。」這些1700年前後的當代人評論,勾起了一些有趣的問題:英國人為什麼從印度輸入那麼多棉織品?情況怎麼會變成那樣?他們後來又是如何創造自己的棉紡織業,並加以工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