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0字聲明捍衛論文原創性 林智堅:我比任何人更在乎人格和名譽

2022-07-28 17:40

? 人氣

民進黨桃園市長參選人林智堅(前排左)發出6000餘字聲明,說明台大論文爭議。(顏麟宇攝)

民進黨桃園市長參選人林智堅(前排左)發出6000餘字聲明,說明台大論文爭議。(顏麟宇攝)

民進黨桃園市長參選人林智堅身陷論文風波,28日上午除由委任律師黃帝穎、競選總部發言人黃韋鈞回應台大駁回台大社科院長蘇宏達迴避一事,林智堅陣營也公布18頁林智堅致社會科學院學位論文違反學術倫理審定委員會聲明,6000餘字聲明,除了以5大部分說明論文寫作歷程、比對分析,指外界先入為主認為林智堅抄襲並非事實,林智堅更在聲明結語中強調,比任何人更在乎自己的人格和名譽。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林智堅聲明中,分別就「林智堅的碩士論文寫作歷程」、「余正煌的碩士論文寫作歷程」、「林智堅與余正煌的碩士論文比對分析」,說明林智堅論文的原創性,及推測為何與余正煌論文有部分雷同的原因,另就「林智堅與余正煌的碩士論文寫作邏輯分析」,提出相關疑點,最後針對「林智堅的碩論與陳明通老師、楊喜慧投稿期刊的比對」說明。

據了解,對是否公布或說明細節,林智堅陣營內一直有顧忌,畢竟指導老師陳明通目前為國安局長,必須顧全大局,林智堅也清楚余正煌為公務員,如論文出問題可能的後果,從不願指涉對方抄襲,但余正煌透過時代力量背景律師,及藍營幕僚發表對其敵意不小的聲明,因此28日也只能公布相關內容,供社會公評。

據了解,民進黨內知情者私下多認為,此案最該負責的是經手2份論文的陳明通,2位學生都是受害者,但林智堅陣營基於感謝當初陳明通在課業上的指導提攜,不可能去批評自己老師,尤其陳明通還是總統蔡英文倚重的國安高層,幾經思量,才以「善意提供者」說明陳明通的角色。

林智堅聲明中「林智堅與余正煌的碩士論文比對分析」部分,提出6點,在比對2人研究和寫作時間點的先後順序後,可得出以下幾個事實,證明外界先入為主的假設並非事實。

林智堅:研究主題始於我在選戰中進行的民調,由我主導設計

林智堅指出,第1點,研究的主題始於他在選戰中進行的民調,由他所主導設計。因此他是這份民調資料的原創者,並在之後陸續提供陳明通和余正煌使用進行研究。

林智堅提到第2點,在2015年下半年先發想出研究主題,並和陳明通討論、開始研究計畫撰寫,並在12月完成第1版的研究大綱,此時余正煌還在上一個研究主題(陸生認同)中努力。

林智堅說明第3點,余正煌改以2014年新竹市長選戰為新的研究主題,是在2016年初才形成,此時林智堅已經在撰寫研究計畫。余正煌會展開這個新的主題,也是因為陳明通從指導林智堅的研究主題中衍生而來,才建議余正煌採用。

林智堅指出第4點,在2016年2月1日版本的研究計畫當中,已經寫入了研究設計,也就是論文第1章第3節的內容。目前被質疑2人論文中高度重疊的文字最核心的部分,此時已經出現在林智堅的版本中。這個時間點可以透過陳明通的電子信箱證明,林智堅也已經完成公證程序。

林智堅說明第5點,2月1日這個檔案之所以至為關鍵,是因為余正煌的研究計畫是在之後的3月才完成並通過口試。試問在當年1至2月寫作出這些文字的時候,如何有辦法抄襲余正煌後來才完成的研究計畫或論文?必須說明,在此時林智堅和余正煌並不認識、也無互動,更沒有人將余正煌寫作過程中的任何資料提供給林智堅參考。

林智堅解釋第6點,同樣的,余正煌7月完成論文畢業,但林智堅早在該年5月18日就申請研究計畫口試、5月24日通過。林智堅參考余正煌論文,是在他畢業之後一陣子的事,記憶中取得的時間約在該年11月左右,並參考了余正煌結論部分的架構,為此林智堅也將余正煌的論文列入參考書目當中。林智堅之所以未能在這個階段發現余正煌論文中研究設計的部分與林智堅的文字有高度雷同,是因為這個部分林智堅早在2016年初就完成寫作,並經過陳明通的指導修正,所以沒有必要去參考余正煌的論文,以致沒能發現。

為何部分論文高度雷同?林智堅:請台大參考陳明通的說法及聲明

林智堅聲明強調,以上所陳述的事實,可以說明沒有抄襲余正煌的論文。至於為何2人研究設計的寫作有高度雷同,林智堅的說明僅能就自己的部分自證清白;亦請學倫委員會的先進參考陳明通的公開說法及聲明。

林智堅於聲明結語提到,自己今年47歲,從事公共事務服務22年,幾乎占了他人生的一半,他帶著熱情、理想,並且充滿熱忱對待每一個人,在7年半前有幸被新竹市民肯定,成為新竹市長,但他仍然不放棄學習的機會,想要透過台大國家發展研究所的課程,以及老師的指導,精進他在政治這領域上的能力以及視野,同時身為一位被外界稱為年輕世代的縣市首長,他比任何人更在乎自己的人格和名譽。

林智堅表示,藉由以上的說明,竭盡所能地去還原當年碩士論文寫作的真相。其中屬於他自己的部分,受限於幾年前個人電腦曾經更換以至於部分論文寫作資料遺失、以及就學時期使用的台大電子信箱內容已被台大計算機中心刪除,故可能無法更為周全,但他已盡一切可能去搜集資料與證據。余正煌的部分除了間接獲得資訊以及論文的比對外,更需要台灣大學學術倫理審定委員會的協助查明,並做出符合事實真相的客觀判斷。

喜歡這篇文章嗎?

顏振凱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