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俄戰爭一開始,美國即聯合多個國家對俄羅斯發起史上最大範圍的經濟制裁,但數月以來仍無法讓俄羅斯改變侵略行為,反而造成全球陷入通膨危機,民怨四起,究竟經濟制裁的成效如何,或可從歷史案例中檢視觀之。
烏俄戰爭後,美國對俄羅斯發起史上最大範圍及最多國家合作的經濟制裁,意圖藉此遏止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或談判謀和。經濟制裁固然是威力強大的武器,但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一份針對20世紀以來數百制裁案例的研究發現,多數情況下,制裁對改變他國對外政策的效果不大,反倒是以制裁作為他國違反國際秩序時的懲罰工具較有效。惟目前看來,在數月以來的經濟制裁仍無法讓俄羅斯改變侵略行為後,西方國家轉為希望能藉由制裁消耗戰,最終令俄國經濟受到持續性傷害而獲勝。
經濟制裁形塑出當今政經秩序結構
當前美歐等國對俄羅斯施行的經濟制裁,源於一戰後問世的國際制裁,且於二戰後廣被使用至今。經濟制裁不僅改變戰爭與和平的界線及威逼的概念、以新方法繪製與操弄世界經濟地圖與結構,也改變國際法路線。
雖然經濟制裁在今日被視為替代戰爭的選項,但對許多人而言,非戰期間的經濟武器已是實質的戰爭。而且,相較於戰爭攻擊目標的指向性,經濟制裁範圍廣泛、針對的亦是所有平民百姓,使經濟封鎖的殺傷力遠比軍事攻擊更深遠。一戰時,英國執行制裁的官員阿諾德佛斯特(W. Arnold-Forster)曾說,制裁會為敵人的社會帶來極端貧窮、會使敵人陷入絕望的境地,進而降低生育率。換句話說,制裁的目的在於刻意製造強大、被剝奪的恐怖,讓敵人打消挑戰國際秩序的念頭而令和平維持。
冷戰結束後,經濟制裁作為武器的使用頻率激增,並形塑成今日政治與經濟秩序的結構,甚至整個世界的敵我陣營(尤以美國的操作最為徹底)。根據2015年聯合國統計,全世界有3分之1的人口,居住在被施加某種形式經濟制裁的國家,足見經濟制裁被頻繁使用的程度。但經濟制裁能否有辦法讓世界變得安全,一直以來各派專家見解不同。康乃爾大學歷史學教授穆德(N. Mulder)便指出,從過往案例看來,制裁無法阻止軍事衝突,甚至有可能加速侵略者的行動。何況,在制裁盛行多年後,現今國家多少已適應這種國際秩序,甚至發展出經濟和資源的必要自足性,削弱制裁效果。再者,若受制裁對象有強大與富裕的盟國可施予援手,又或是制裁行為會使制裁發起國(含盟國)經濟受損,導致制裁無法被強化或落實,制裁行動自將無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