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張忠謀與台積電,一個再難復刻的故事!

2018-06-06 07:30

? 人氣

張忠謀正式引退,他帶領台積電的奇蹟式成長是一個已無法復刻的故事。 (資料照片,陳明仁攝)

張忠謀正式引退,他帶領台積電的奇蹟式成長是一個已無法復刻的故事。 (資料照片,陳明仁攝)

6月5日台積電股東會後,半導體教父張忠謀正式引退,留給台灣一個全台市值最高、世界級企業、占據高科技產業前緣的公司─台積電;而張忠謀在年過半百後應政府之請回國,走入創業,成就個人與台積電顛峰的「勵志故事」,恐也再難出現;張忠謀的退休宣告一個再難復刻年代的結束。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1931年出生的張忠謀,前半輩子都在美國求學、就業,在半導體產業初見萌芽時就進入產業,曾擔任過當時半導體領先廠商德儀的集團副總裁及半導體集團總經理。1985年時,應當時的行政院長孫運璿之邀,回國擔任工研院長,2年後,政府與荷蘭飛利浦一起成立台積電,張忠謀擔任董事長兼CEO,當時,他已56歲了。

30年來,除了2005到2009年間未兼CEO外,張忠謀同時擔任董事長與CEO,讓台積電與張忠謀完全畫上等號;張忠謀嚴謹、專注、不炒股票不玩財務,全心投入技術的個性,也內化為台積電的企業文化。在86歲仍擔任CEO時,他曾被稱為「全球科技界最高齡的CEO」,很可能他也曾經是全台「年紀最大的上班族」。

30年來,台積電從一個100多人、資本額13億元的小公司,成長為4.7萬人、資本額達2593億元、營收近兆元、市值近6兆元(約2000億美元)的重量級企業;台積電市值一度超越半導體巨人英特爾,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半導體公司;在半導體技術上,張忠謀更帶領著台積電,由當年的後進追隨者躍升為領先者,甚至超越老大哥英特爾。而從投資角度看,台積電從1994年上市以來,股價報酬率是屬於「史詩級」的7,359.85%。

但數量上的成長還不是張忠謀最大的成就與貢獻,張忠謀對產業最大的貢獻與改變,在成就晶圓代工模式,整體改變甚至翻轉產業模式。

過去所有的晶片設計公司都只能向IDM(垂直整個製造公司,如德儀、英特爾等)買多餘的晶圓產能,因此發展受限;而晶圓製造的投資鉅大,又是大部份IC設計公司不可能投資。台積電是全球第一家專業晶圓代工廠,它釋放了IC設計廠的無限能量,造就IC變革公司蓬勃的發展,加速半導體的進步、促成更多的應用,徹底改變產業風貌。這種商業模式的改變遠比技術的進步重要、影響更大,也讓台積電在晶圓代工領域長期保有過半的占有率。

張忠謀會在半百之年來台替台灣的半導體產業播種,一來是當年政府已選定電子產業為「下一個產業」,二來是孫運璿從經濟部長任內開始,就多次邀約,到孫接行政院長後仍誠意邀約。而在張忠謀回國就職者,政府亦尊重其專業並給予發揮空間,多年後,張忠謀仍感念,台積電並捐助成立了孫運璿基金會,繼續推動孫運璿的理念。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