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拜登8日表示,他雖然對中國在台灣周圍的行動感到憂慮,但不擔心台灣問題,不認為中國「會再做些什麼」。五角大廈官員同一天也強調,美國並未改變對於中國可能侵台的時間評估,亦即「中國在兩年內將不會試圖奪取台灣」。不過美國國防部次長卡爾仍指控北京「企圖創造新現狀」,未來數週將有美軍通過台灣海峽。
在美國眾院議長裴洛西完成訪台行程後,拜登8日首次談論台灣相關議題。在記者問到裴洛西訪台是否錯誤時,拜登回應「那是她的決定」。拜登還說:「我很擔心他們(中國)的行動,但我不認為他們會做出比現在更多的事情。」美國國防部政策次長卡爾(Colin Kahl)則在記者會中指責北京,企圖以「切香腸」的方式製造新現狀、脅迫台灣與國際社會,「我們不會上鉤,這種做法也不會有效」。
對於北京指控美國企圖掏空「一中政策」的內容,卡爾強調「美國政策沒有變,變的是中國政策」。 卡爾表示,美國當然有「一中政策」,但在《台灣關係法》之下也有「提供台灣自衛能力」的承諾。卡爾也說,美方既不支持中國對台動武,也不支持台灣獨立,美國支持的是現狀,這些都沒有改變。
卡爾表示,目前的台海危機是中國製造出來的,裴洛西訪台沒有改變任何事,這也不是美國眾院議長第一次訪台。美國現在要確保北京清楚知道,美軍將會持續在公海的任何地方飛行、航行與執行任務,也包括台灣海峽,「我想你們可預期美方在未來幾週內,將如同往常持續通行台海」。
對於美國對台灣的支持與援助,美國退役陸軍上將、戰爭研究所主席的傑克·基恩(Jack Keane)4日在保守智庫傳統基金會的對台軍售研討會上表示,他認為美國應該提供台灣更多武器和訓練,包括飛彈、戰機、反潛戰力與直升機。他認為台灣要面對的是「全系列形態的攻擊」,包括攻擊性飛彈與空中火力,還有兩棲入侵。
基恩強調,他同意台方的軍購要求,也就是「不只給他們應對開戰日侵略的不對稱能力,而是要給他們足以應對各種不同情況的能力」。傳統基金會亞洲研究中心主任洛曼(Walter Lohman)也指出,台灣需要應對中國各種可能侵略的全面能力,而不只是防禦性質的武器。參議院外委會資深幕僚拉拉·克勞奇(Lara Crouch)在研討會中則透露,即將審議的《2022台灣政策法案》已將「不對稱」字眼拿掉,希望對台軍售能有靈活與具有彈性。
目前獲得兩黨支持的《台灣政策法案》(Taiwan Policy Act)已送交參院外交關係委員會討論,若能順利通過,台灣未來4年將可獲得45億美元用以加強台灣防務的安全援助,並且將台灣的地位提升至「非北約主要盟友」(major non-Nato ally,MNNA),是台灣獲得更多安全與貿易上的利益,這項法案也被認為是1979年《台灣關係法》的重要升級。
《台灣政策法案》是否能在國會通過目前還難以預料,彭博新聞社上周在裴洛西訪台後報導,「白宮正在遊說民主黨議員不要支持這項法案」。《美國之音》則說,外委會原定訂8月3日討論該項法案,但主席梅南德斯優先處理北約納入芬蘭與瑞典的相關立法,因此無法按照原訂計畫安排《台灣政策法案》的議事討論。不過國安會發言人沃森(Adrienne Watson)已經承認,白宮對《台灣政策法案》某些條文確實有所保留,尤其是在涉及美國的「一中政策」以及台灣地位的部分。
至於中國在台灣周邊的封鎖式演習,基恩不認為會一直繼續下去,因為習近平不想在二十大之前有任何危機,但危機會在何時結束,還是要依據中國所設的時間表。不過基恩也表示,中國對台灣採取「開戰日」(D-day)型的侵略雖是最危險的情況,但這也是最不可能發生的情況。最可能出現的就是像目前的「隔離」(quarantine)措施,中國可能不讓台灣人民挨餓,但他們能夠控制台灣的海空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