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兩岸關係緊張,除了連日的「圍島」軍演,這2天更有台灣業者傳出,出口貨品至中國大陸時,產地不能只標示「ROC」或「台灣」,必須標記「中國台灣」或「中華台北」,否則無法通關。中共無所不用其極地打壓台灣已非新聞,然而,讓人跌破眼鏡的是,我國經濟部對此的回應竟是要業者先「改標因應」,等於是變相同意把台灣矮化成「中國台北」,消息一出,網路上瞬間炸鍋、網友群情激憤,因為是可忍孰不可忍,曾幾何時我們的政府成了與中共一搭一唱、夫唱婦隨的機構?這麼做無論從法規層面、現實層面,乃至心理層面來看,都存在很大的問題,本文即就以上幾點做淺析,並且從這次事件來看這幾年我們政府對外因應,到底帶我們走向何方。
首先,從法律層面而言,我國《貨品輸出管理辦法》第二十一條明確指出,我國產製的商品,應該標示「中華民國製造」、「中華民國台灣製造」、「台灣製造」三者之一,或以同義的外文標示,因此在法律意義上,無論是自發或被迫,標示「中國台灣」或「中華台北」就都不是正確的。
其次,就現實面來說,面對中國方面如此真實、直接的箝制和打壓,我國政府的因應作為,竟然是選擇屈就和降伏,讓業者先「改名」再說,實在令人訝異,因為這樣的作法在外人看來,無異於更加坐實我國被中國大陸當局所控的悲慘事實,讓人不禁想問,民進黨政府,你們不斷對國內宣揚的「抗中保台」的雄心壯志哪裡去了?還是民進黨政府面對中共步步進逼已經束手無策,只能「躺平」讓業者們「自主應變」?
第3,而政府面對中共欺凌,竟是採取這種態度和因應作為,對於國內民眾情緒上也是有害的,當民眾看到一個政府,連保護人民權利、保障企業利益、維護國家尊嚴的能力都沒有,人民該怎麼相信這個政府,該怎麼倚靠這個政府?更何況自從蔡政府上任以來,台灣對中國大陸貿易依存度是節節上升,政府雖然一再信誓旦旦地拍著胸脯保證「沒有問題」,結果真正面對道中共經濟手段的打壓,就突然卑躬屈膝,民眾當作何感想。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其實這次事件不應該只視為單一事件來看,這次事件側面突顯的,是蔡政府在兩岸、外交,乃至國際關係政策上多年來的弊病,相較馬政府時期,我們可以明顯看出,現在的兩岸關係惡化許多,不僅軍事緊張頻繁,經貿糾紛不斷,兩岸人民之間的罵聲也愈演愈烈,導致彼此誤會加深,仇恨不減反增,結果就在民進黨帶著大家推開中國大陸時,才發現,他們也無法帶我們擁抱外面的世界。
馬政府時期,兩岸之間簽訂了ECFA,沒有飛彈飛過我們頭頂上方,雙方領導人以平等的地位相見、對談,兩岸氣氛和諧融洽,民間交流熱絡;那幾年,世界衛生大會上有我們,國際民航組織年會有我們,各種大大小小的國際會議上,也都有我們,然而,國家主權被賣掉了嗎?當廣大興28號事件發生時,我國軍艦直奔巴士海峽,跨越暫定執法線,最終迫使菲國出面懲兇、道歉、賠償;釣魚台事件發生時,海巡弟兄聯合出面護漁,與日本船隻在釣島海域對峙的緊張畫面,至今仍讓人記憶猶新,日方也因此意識到事態嚴重性,最終在雙方不涉及主權討論的情況下,成功簽訂漁業協議,我國政府從此完整保障了漁民在釣島海域的作業權益,還有太多事例,都在指向一個問題的答案,「國家主權被賣了嗎?」,答案明顯是否定的。
結果到了蔡政府時期,兩岸關係每況愈下,從經貿到軍事,關係都逐漸緊張,台灣甚至被外媒評為「三戰最可能的引爆點」,而拋棄與中國大陸善意往來的這條路,帶領我們走向了哪裡呢?6年來8個邦交國遭斷,外交部成了「斷交部」,國際會議上,連使用「喪權辱國」的「中華台北」也都再也走不進議場的大門口了,萊豬、核食都進口了,經貿協議的名單上卻也不見我們的名字,台人在柬埔寨遭拐騙,政府不聞不問,「新南向政策」成了「新難向政策」,「亞細亞的孤兒」成了我們最現實的問題,留給我們思考的,是這樣的對外關係,這樣的應對模式,真的對台灣人民最有利嗎?
*作者為國際關係系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