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詠翔觀點:只有選舉沒有學術的林智堅論文門

2022-08-14 06:20

? 人氣

台大社科院長蘇宏達9日針對畢業生論文涉及抄襲的學術倫理案召開記者會,經審定委員會認定林智堅抄襲余生碩士論文情節嚴重,建議撤銷林智堅碩士學位。(資料照,顏麟宇攝)

台大社科院長蘇宏達9日針對畢業生論文涉及抄襲的學術倫理案召開記者會,經審定委員會認定林智堅抄襲余生碩士論文情節嚴重,建議撤銷林智堅碩士學位。(資料照,顏麟宇攝)

車廠的車如果出問題,不管他們承不承認車出了問題,必會召回有問題的車子進行修繕(有可能害怕變公關災難,假造其他名目召回,但不可能不召回)。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為什麼要把車子召回,萬一車子開到一半出問題甚至出人命,輿論造成的公關風暴、法律上的訴訟,政府部門的處罰,最重要的是,股票投資人產生不信任而出售股票,車廠一定吃不完兜著走。

類似林智堅論文門每逢選舉就有,怎可能是個案?

林智堅台大論文事件對我來說就是台大的產線品管出了大問題,而他們的產品(碩士博士)可能在社會各個角落從事重要的工作、如果那些碩博士論文對於一個社會運作真有那麼重要的影響,那不代表我們的社會處在一種「瑕疵車到處跑」的危險狀態?

想想看這些在有問題篩選機制下產生的「產品」,可能並沒有「產品說明書」上講的那些功能,他們在工作岡位上做的決定、下的決策非常可能會有問題,結果小則造成公司運作出問題、大到讓整個政府運作失效,造成的災難豈是瑕疵車出車禍可比?身為這些產品的製作者,台大難道不用像車廠一樣,把那些問題車趕快召回修繕嗎?

20220809-桃園市長參選人林智堅,針對台大學論會回應記者會。(陳品佑攝)
林智堅的碩士論文真偽,在社會引發軒然大波。(資料照,陳品佑攝)

台大幾十年來培養了多少碩博士,這些「產品」中有多少位有問題,台大在這次林智堅論文門爆發後、有公布相關數字、有像社會大眾納稅人道歉嗎?(台大可是拿納稅人的錢辦的公立學校)有人負責任下台嗎?其中有沒有犯罪情事台大有找司法單位配合調查嗎?

如果今天一家車廠接受消費者投訴他們家製造的車子有問題(林智堅的論文問題是有人檢舉台大才發現的,並不是台大有主動調查論文的機制),他們的反應是檢查車子後,告訴大眾說,嗯,這車真的有問題,所以我們要把在車上的敝廠商標拆掉,然後沒有然後了,沒有道歉、沒有保證解決問題、沒有要車主把同型車全部開回去保證完全修繕不會再出問題,這種車廠如果被講得是什麼正義象徵,大概代表這個社會瘋了吧。

大學的學位審核機制難道沒有結構性問題?

然而台大在宣布取消林智堅學位後,沒有承諾對學校發出的論文、學位做徹底的調查追蹤,沒有保證要對發出瑕疵論文的機制做出改革,更沒對出現失誤的相關人做出懲處,卻被捧為社會正義,如果不是年底要選舉,會出現這種評價?說穿了林智堅論文事件就是選舉的政治事件──即使打著「學術尊嚴不容侵犯」的人,也只在乎選舉,根本不在乎一個學術單位發出的憑證(學位)有這麼大的瑕疵、而這瑕疵是不是需要做修繕、背後是不是有系統性、結構性的問題。

別忘了林智堅和余正煌可是有著極高的相似度,連這種問題台大都沒辦法篩選出來,那面對真的有心詐欺抄襲的學生,這樣鬆散的機制怎麼可能把他們篩選出來?這當然是系統性、結構性的問題。

2006年3月15日中國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日」,中國學界百名教授聯名要求「學術打假」,原因是當時北京推動猶如學術圈「大躍進」的「全民搞學術」,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學術垃圾和泡沫,這些教授們痛定思痛,才發動了這次的聯名行動。

鄧正來。(取自網路)
時任吉林大學法學院教授鄧正來,於2006年3月,聯合中國超過百位人文社會科學領域著名教授,聯名發出「學術打假」的倡議書。(取自網路)

然而台灣幾乎是每逢選舉就會出現「假學歷」、「假論文」的指控,甚至早在1990年代就一直發生類似的情事,但我們的學術圈似乎從來沒當過一回事,沒有學校、學院、學系、教授出面要求徹查整個系統到底發生什麼事情,更別說像中國的教授們出面聯名要求「學術打假」這種作為了。而也正因為沒有痛定思痛、徹底檢討,二三十年來類似事件仍然層出不窮,但大家就是不願面對這種事情不是「把壞份子挑掉」就可以解決的問題。

政治人會互掀瘡疤,其他領域呢?

政治圈起碼敵對政黨和政治勢力會彼此爆料,那其他領域呢?想想看,今天林智堅如果不是政治人物、要選桃園市長,誰會去追查他的論文真偽?那些沒有「制衡機制」的領域,是不是更嚴重地假論文、假學位橫行,然後根本沒人認真去面對?

不過講真的,台灣社會讓這些不良品的統治幾十年了,也沒出過什麼大問題,可見什麼學術權威、學術尊嚴對台灣社會的運作一點都不產生什麼影響是吧!

(圖片來源:臺大EMBA提供)
台大EMBA每年能為台大提供可觀的收入。 (台大EMBA提供)

仔細想想,會不會撇開選舉政治語言不談,大家早就知道台灣各大學開設的「在職班」是怎麼回事,除了因為政治和選舉必須扮演壞蛋的人,大家根本不會對那些「在職班」發出的論文和學位認真。就像當年也被指控學歷造假、駭人聽聞的滅門血案受害者前桃園縣長劉邦友所說:「我當選縣長,也不靠這一個學歷,選舉像金字塔,高學歷只是上面的一點」、但「我認為將來有個一官半職,總是有一個學歷比較好」,政治人物上社科院、商務人士上EMBA根本和學術無關,而社會大眾也對此心知肚明,才沒跟這些發出學位的學校計較他們的審核機制總是出問題?

《新新聞》記者吳尚軒的報導就指出:

目前要在國立大學念完在職碩班,學雜費總計約為20到30萬元上下,倘若念的是EMBA,平均總開銷則為60到70萬元之間,而赫赫有名的台大、政大EMBA更動輒上看百萬元。

這筆收入累計下來的數字不小。翻開各校最新的111(2022)年度預算書,台大在職進修班便預計帶來2.9億元學雜費收入,而政大全年度約10.6億元的學雜費收入中,在職專班占比超過4分之1,總計3.1億元經費也是各國立大學之首。

真正捍衛學術尊嚴根本沒人感興趣

社會人士需要學位鍍金,學校為了營運開啟了「學位製造工廠」,最後的結果到底是毀了學校的學術地位,還是透過更充裕的營運資金反而能提升研究素質讓學術地位更加鞏固,我想大概大部分的民眾都很難一口咬定情形到底是怎樣。但總之台灣的選舉爆料從過去的假洋學歷到現在變成假土學歷已經是現在進行式,這個演變過程和大學極度需要在職班收入恐怕脫不了關係。

當年劉邦友被法院審定在學歷上偽造文書之後,對著當時的總統也是國民黨主席的李登輝喊冤道:「報告總統,我真正去讀書,吳伯雄也知道這件事。」對於這些花了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元學費、還抽出寶貴(起碼比一般窮學生寶貴多了)時間去上課的「社會中堅」,他們將自己花了錢、花了力氣取得的學位視為理所當然,你真的相信學校會因為他寫不出有學術上創見的文章,就扣起他的學位不發嗎?還是我們都在互相欺騙,把「實買實賣」的交易,當成是什麼真正會讓學術產生新成就的系統?

劉邦友、李登輝。(陳愷巨攝)
當年劉邦友(左)被法院審定在學歷上偽造文書之後,對著當時的總統也是國民黨主席的李登輝(右)喊冤道:「報告總統,我真正去讀書,吳伯雄也知道這件事。」(資料照,陳愷巨攝)

這事件最好笑的就是某些希望自己的文章看起來很有深度水準的人,在那邊玩起學術vs.政治的二分法,把台大塑造成膽敢對抗政黨政治力的英雄、抱怨政治選舉損毀學術尊嚴,事實上如果沒有政治選舉,根本沒人在乎這些大學在職班到底「量產」了多少名實不符的學位、和多少毫無價值甚至其中含有弊端的論文──應該說連發生「論文門」了,還是少有聲音要對這些事情進行徹查。必須很誠實地說一句,這些學位論文事實上就是沒有影響到社會的運作。

林智堅論文門本質上就是政治事件,註定只會有選舉層面的討論,至於各大學在職班學位和論文是不是濫發、有沒有把關不嚴謹問題,按照目前少子化、學校經營越來越難的趨勢,學術圈很難會有自我檢討的聲音,其他領域的人除非受這些瑕疵碩博士所害,不然也不會在乎他們在搞什麼鬼。不過起碼別把製造瑕疵車、連召回修繕都沒打算做的車廠上綱成什麼尊嚴守護者了啦!

我看這些人自己聽了都會臉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