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快訊
20171031-SMG0035-快訊小紅條兒

無處不在的塑膠,我們到底應該愛你還是恨你?

2022-08-15 21:00

? 人氣

塑膠(BBC)

塑膠(BBC)

塑膠,這種新生的人造材料剛被人類發明出來之時,象徵的是科技進步、迷人魅力和便利。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但這個發明讓地球付出了什麼代價?接下來人類將作何選擇?本文作者凱斯·龐德希望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


塑膠在過去 100 年對人類日常生活的巨大影響怎麼說都不會過分。如果沒有塑膠,全球通信、居家生活的電器化以及太空探索,等等,都不可想象。沒有塑膠,20世紀30年代的流線型裝飾藝術和60年代的未來主義藝術造型可能會以截然不同的形式出現。

然而,這種曾經與人類科技進步和革命性藝術設計息息相關的人造材料現在被認為是有毒的物質,正在污染我們的海洋,對海洋和人類健康造成難以估量的損害。

德國維特拉設計博物館(Vitra Design Museum)的《塑膠:正在重塑我們的世界》展覽,探索塑膠如何從無到有,到現在無處不在的過程,並鼓勵人類想法生產和使用更適宜的材料取而代之。

荷蘭阿姆斯特丹的市立博物館也在題為《這是我們該死的後院》(It's Our F***ing Backyard)展覽中探討同樣的問題,其展品是可替代塑膠的其他材質的產品,有的已經推出,有的還是實驗性的嘗試。

現眾所周知,無所不在的塑膠產品對當前全球氣候危機影響巨大,但要是知道人類發明塑膠的初衷實際上是為了保護大自然,你可能會感到相當意外。維特拉設計博物館的首席策展人約翰·艾森布蘭德(Jochen Eisenbrand)解釋說,當初人類「是把塑膠作為稀缺或昂貴的自然材料,或者是在開採或提煉過程會對自然造成威脅之物資的替代品。」

比如說,最初發明合成樹脂賽璐珞是為了替代製作台球的象牙,因為在19世紀台球的需求量很大。後來發現賽璐珞製成薄條時,彈性和透明度都非常高,於是利用這一特性研發出攝影膠片,從根本上影響了攝影行業,並最終推動了電影業的發展。

第一種真正的化學合成塑膠是酚醛樹脂,由比利時化學家利奧·貝克蘭(Leo Bakeland)1907年發明。艾森布蘭德告訴BBC,酚醛樹脂「一問世即大受歡迎,原因之一是其電絶緣性能優良。20世紀20年代是家庭電器開始的時候,如果沒有一種相當便宜的工業電器材料,是無法做到家庭電器化,這種材料可以用來製作電燈開關、插座,當然還有早期的電器,如收音機、電話和揚聲器等。」

早期的塑膠工業是由需求驅動的產業。然而,隨著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科學界對高分子材料學的研究和認識發展迅速,大型石化公司的化學家開始從衍生產品中創造新材料,於是聚苯乙烯、聚乙烯醇、尼龍和特氟龍等合成塑膠陸續誕生。這不是因為市場需求,而僅僅因為化學家有這個能力,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