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斷交危機看兩岸政策錯誤20年!

2018-06-14 05:20

? 人氣

布吉納法索與台灣斷交,隨後正式與中國建交,對於外交政策,作者認為「唯有放棄民調思維,為了台灣的未來往前走,才是真正台灣價值的實踐者。」圖為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與布吉納法索外長巴瑞(Alpha Barry)

布吉納法索與台灣斷交,隨後正式與中國建交,對於外交政策,作者認為「唯有放棄民調思維,為了台灣的未來往前走,才是真正台灣價值的實踐者。」圖為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與布吉納法索外長巴瑞(Alpha Barry)

斷交危及淪為風向議題

布吉納法索、西非、人口2000萬、面積約27萬平方公里,跟大部分的邦交國一樣,只有在斷交的時候才會認識的國家。民進黨跟國民黨忙著洗風向,網路上狂風陣陣,「有斷交剛好比較省錢」、「沒有邦交國也沒關係」、「雪崩式斷交即將發生?」。這些風向,不外乎是在野黨暗自竊喜,希望將總統打成跛鴨,而執政黨眼看自己外交的挫敗無力扭轉,帶領支持者痛罵國民黨,找到一個渲洩的窗口。反正洗完風向,一兩週過後就會有其他新聞佔據版面。但這一切的做法,都無力阻止下一次斷交的來臨,務實面對這20年錯誤的兩岸策略才能夠突破困境。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中國即將崛起且嚴重威脅台灣的政治與經濟,是30年前我們就一清二楚的事,如果這是一場20年到30年,甚至延續到50年的角力,臺灣在這20年做了甚麼?1996年第一次總統民選時,台灣正值經濟巔峰,隨時想著超越新加坡,轉型成亞太營運中心,那是我們最有籌碼的年代。當時的總統李登輝先生選擇了戒急用忍,陳水扁先是採用積極開放,有效管理,後又改成積極管理,有效開放,接著是馬英九的外交休兵,到現在蔡英文的重啟外交競爭。

缺乏長期的戰術、進攻是最好的防守

中國領導人為了控制台灣,研擬了多套短中長期作戰的劇本,先誘之以利,又同時輔以軍事以及外交壓力,進一步的對於軍中退役將領和國民黨資深幹部進行統戰。先不論這些人為什麼投中或親中,我們可以看出中國對台的戰術是佈下天羅地網、軟硬兼施,且許多策略都是以5年10年為考量做規劃。反觀台灣,戒急用忍,說的好聽是大陸法規不全,且怕技術外流,說得直接是擔心短時間大量產業外移,增加勞工失業率,所以為了自己短期政績而採取的做法。但無論是怎樣的策略,最大的問題是台灣缺乏長期的戰術與多套劇本做應對。

所謂進攻是最好的防守,若是我們不主動積極出招,時間的優勢就會站在中國那一端。積極進攻並不是親中或者簽ECFA而已,既然中國誘之以利,希望台灣進去捕鼠籠,我們在友中的同時,應該是笑裡藏刀,暗度陳倉。一方面從中國獲取短暫且豐厚的利益,但另一方面對於核心技術保密,拖延中國追上來的時間,甚至誤導其發展方向。此外隨時準備腳底抹油,將從中國賺到的錢做技術升級、產業轉型或是爭取其他國家的互惠關係。。

但從1996-2016年,我們短視近利的戰術已經讓台灣不知不覺在兩岸關係中敗下陣來,馬政府的外交休兵,看似台灣獲利,但以長線的角度,中國是利用這段時間進行統戰,並且讓經濟和軍事實力隨著時間站在有利的一方。當然另一觀點是說馬英九打算扮豬吃老虎,希望在親中的同時能夠通過服貿,並在持續做貨貿談判的同時,可以找到突破點進而跟其他國家簽屬自由貿易協定。倘若如此,張慶忠的半分鐘,破壞馬英九多年的布局,意外讓馬英九真的成了豬。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