闕志克觀點:和平統一房間裡的大象

2022-08-23 07:00

? 人氣

為了說服臺灣民眾和平統一的可行性,藍軍與中國大陸方面,必須先共同協議出一個能完整描繪出從現在到統一前的兩岸融合進程表。這個進程表一方面需符合臺灣民眾對既有權利保障的期待,另一方面要能紓解中國大陸政府對兩岸統一過程,需定時有可量化進度的壓力。讓事情更複雜的是,一國兩制在香港的施行經驗告訴臺灣民眾白紙黑字型的契約協定已不足以提供能保障其既有權利的保證。為今之計,中共政府所能提出、比契約更強力的保證就只能是:中國境內特定地區的人民逐步享有臺灣民眾既有的權利。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綜上所述,在此拋磚引玉,提出一個兩岸融合進程表的規劃框架。此進程表對應一2維空間的曲線,其X軸代表中國大陸某一特區內(如香港,或香港加深圳)司法獨立與賦權於民的程度,而其Y軸代表臺灣—大陸實質關係緊密度與臺灣—美國實質關係緊密度的比率。X軸上可能有4到5點,每一點代表臺灣過去40年來司法與政治制度改革的某一個境界。Y軸上的數值越大,表示臺灣越遠離美國的影響圈,越向中國靠攏。所謂的實質關係緊密度,以俄國的前盟國為例,緊密度最低的是波蘭,其次是烏克蘭,再來是白俄羅斯,亞美尼亞,緊密度最高的是車臣。融合進程表曲線上可能也只有4到5點,每一點對應一個里程碑,所代表的意涵是: 當中國大陸某一特區內的司法與政治制度進化到某一程度,臺灣就會在政治外交軍事上往中國大陸傾斜到相對應的一個程度。假如兩岸融合順利沿著這條曲線到達終點,就表示雙方在過程中各取所需,最後在兩利合意的狀態下達成和平統一。

和平統一需要切實呼應兩岸民眾政治需求、明確描繪出統一前兩岸如何融合發展、可操作施行的進程表。過去20年來,雙方政府與學界很少投入這個議題的研究、探索與討論,以致和平統一常淪於畫餅充飢式的美好想像,但在落地實踐時,則內外碰壁、寸步難行。本文提出兩岸融合進程表的概念框架希望能讓和平統一往較具建設性的方向邁出一小步。

*作者為清華大學合聘教授,本文原刊《奔騰思潮》,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