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870年起,毛利人決心奮起保護聖河,欲透過行政和司法程序請願,拿回河流的管轄權。基於《懷唐伊條約》明文指出,毛利人可以「完整且不受阻礙地繼續擁有他們的土地、漁場、森林等其他財產」,他們主張要建立符合毛利精神的法規,把自然環境當成有靈魂的實體看待。
直到30年前,全球環保意識逐漸抬頭,毛利人的反抗才獲得重視,紐西蘭政府開始與提出不滿的部落談判,最終立法者承認河流的人格(legal personhood)。
「他們曾頒布法律稱人類可以使用和占領土地。但自古以來,我們一直認為人類無權這麼做,」旺阿努伊部落領袖、54歲的阿爾伯特(Gerrard Albert)指出,如今河流和周圍的土地擁有法人地位,代表在政治層面重新塑造了環境價值觀,「這攸關原住民權利,原住民為每個人帶來更好的改變。」
阿爾伯特說,在河流「成人」之前,部落需不停向變化無常的政客呼籲保護河流,那些制定規則的人正是決策者、律師和商人;現在制定規則者在河流周圍做任何事情之前,有法律義務帶著計劃來到部落,也有義務優先考慮河流的健康。
目前依照《河流之魂法》,旺阿努伊社群達成了共同治理的框架,建立共有17名成員的旺阿努伊河規劃委員會(Te Kōpuka nā Te Awa Tupua),包括各部族、紐西蘭漁獵組織(Fish & Game New Zealand)、紐西蘭國有電力公司(Genesis Energy)、政府環境部門、區長和區議員代表,旨在促進河流周圍的社會、文化、經濟和環境。
旺阿努伊河規劃委員會推動不少解決方案,普遍得到保守派和自由派議員的支持,政界也認同這是一種糾正殖民不法行為和改善毛利人生活環境的方式。例如,旺阿努伊部落、區議會和其他合作單位正一起規劃河岸碼頭修繕工程,預計耗資約5000萬紐西蘭元(約台幣9.3億元)。區議會表示,將遵循河流的法定價值還做一切決策,「為河流的利益共同努力」。
其他項目包括約8000萬紐西蘭元(約台幣15億元)用於補償河流在漫長訴訟中的「損失」以及建立新的法律保護框架,還有投資數百萬美元用於未來保護河流的支出,都得到無異議通過。
但毛利文化的復興與環境觀念的改變難以一蹴即成。紐西蘭在毛利語稱作「奧特亞羅瓦」(Aotearoa),是「長白雲之鄉」的意思,毛利黨(Māori Party)連續兩年發起請願,想把國名改為奧特亞羅瓦,但是民調顯示僅9%支持改名。
許多保守派議員反對將紐西蘭國名改為毛利語,也拒絕允許讓毛利人共同治理國家水利基礎設施。阿爾伯特說,國家政治的本質就是相互對抗,但在河流治理上,人們並不需要這樣相互為難。他正在從事的最新項目是代表17個利益相關組織來規劃旺阿努伊河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