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主導的西方中心的戰後國際秩序,曾為人類進步和經濟增長做出巨大貢獻,如今卻無法適應世界的變化。」—傅瑩,二〇一六年
「世界正在發生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但時與勢在我們一邊,這是我們的定力和底氣所在,也是我們的決心和信心所在。」—習近平,二〇二一年
二〇一七年十月十八日這一天,中共總書記習近平闊步走進北京人民大會堂,兩千兩百八十名黨代表隨著進場奏樂的節拍熱烈鼓掌。當天舉行的是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人大)是中國最具官方權威的機構,每五年召開一次大會,而總書記的報告向來是中共最重要的大事—它為黨的最新政策路線定調。
十九大一如既往以盛大排場揭幕,但它的精緻程度可能不如外界預期。美國的政治人物發表演說時,有提詞機讓他們在台上表現得從容不迫;但在十九大,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卻仍是手持紙本講稿站著致詞。他主持十九大開幕式時,低頭看稿、抬頭、再低頭看稿,先要求全場代表為黨的革命先烈默哀一分鐘,再召集全體起立唱國歌—完成這一連串程序後,他再將會場交給習近平。
習近平神色肅穆地走上講台。他穿著黑色西裝,繫紫紅色領帶,外套口袋上毫無必要地別著一枚紅色名牌,為與會人士寫上他們早已熟知的那個名字。他也沒有提詞機可看,只有放在講台上那厚厚的一疊講稿。在之後三個半小時的馬拉松式演說當中,他會盡職地大聲誦讀每一張講稿上的字句,總計要唸三萬字。
參與習近平的演說需要精力,而且是聽講的來賓比講者本人更需要。中共黨代會的總書記報告向來單調沉悶,過去的總書記報告還簡短一些;胡錦濤任內維持九十分鐘長,江澤民有時只唸稿十五分鐘,報告的其餘部分則付諸文字紀錄。至於習近平則堅持讀完報告全文。這是某種展現權力的決定,要強迫所有高官保持專注;只是他想爭取官員的這分尊重,並非完全成功。雖然較低階層的幹部不敢有一絲走神,江澤民卻自始至終不斷大打哈欠,還在台上睡著了;胡錦濤則在習近平的演說結束後大動作指了指自己的手錶。
習近平的演說充滿了中共的政治術語,儘管內容陳腐且冗長得不可思議,它仍是近幾十年來最重要的談話之一,尤其是在中國的世界地位方面。這次演說宣示了一個「新時代」,提出了二〇四九年達成中華民族復興的時間表,誓言中國將在全球治理中更加積極主動,呼籲建設「世界一流」軍隊,還承諾中國將「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並宣布中國將「成為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領先的國家」。習近平開啟了中國對外交往的新時代,超越在亞洲進行「削弱」和「建立」的戰略重心,轉而向全球擴展。他在演說中宣稱,這個「新時代」將是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時代,這是一項重大宣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