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的和平與穩定,是對美中臺三方都有利的共同認知?抑或只是內心逐漸不再相信的想像與口號?當論兵備戰成為唯一的政治正確,努力維繫和平遭到鄙夷抹紅,還需要護欄嗎?
自去年英國《經濟學人》以臺灣為「地表最危之地」製作封面故事,「兩岸是否必有一戰」的演講邀約不斷。今年俄羅斯揮軍入侵烏克蘭,已經挑動於臺海形勢的類比下,美國眾院議長裴洛西的執意訪臺,以及大陸隨即端出早在工具箱中的圍臺軍演,似乎提示了「夢遊(Sleepwalk) 走入第一次世界大戰」可能在臺海重演的真實性。
從大局來看,日前我寫下三個簡單的形勢分析:1) 美國最在意的是自己認定的「卓異霸主」(exceptional predominance),被歷史虛化和掏空。2) 北京最在意的是其所認定的「一中原則」,被華府虛化和掏空。3) 我們最在意的是原本認定的「自主國權」,被強權虛化和掏空。
面對被虛化和掏空,美國力圖壓制現列第二名的挑戰者,大陸掙扎維護全中國的代表性。而在美中強權相互採取措施,力抗被虛化掏空的大局之中,臺灣則最有可能成為被強推上陣打擂臺的代理人,而擂臺就在自己家。
華爾街日報日前報導,美國政府委託智庫針對臺海戰爭,進行22場兵棋推演,場景全都是「開戰日 (D-Day) 想定」,在臺海開戰前可能的預防外交、戰略預警、護欄維繫等避戰的可能努力,都沒機會演繹,參演者們直接開打。聞到了什麼嗎?
當美國對中國的思維只聚焦在「準備打」,而不在乎「爭取談」,將「必有一戰」視為不可轉圜的必然,其對臺政策期待的重心就偏移了。如果臺灣也將臺海和平的護欄外包給美國,只想到配合,忘記了自主,忽略了兩岸和平不是口頭上說「得到支持不冒進」就可以搞定。
對臺灣而言,兩岸和平的護欄包含兩手,一手是致力強化國防,以實力維繫和平,另一手是盡力降低威脅,以對話緩和對立,而其目的皆在於不使中共中央下達對臺動武的決心。更好則是進一步降低與減少大陸對臺採取的「脅迫」手段,在「和平未到根本絕望時期,決不放棄和平」,為兩岸政治分歧的解決,為中華民國的生存與永續,爭取更有利的時間。
李顯龍總理日前在新加坡國慶講話,提到「我們地區長期享有和平,我們很難想像情況會有所不同。但是看看歐洲的情況是如何惡化的,多麼突然和迅速。」呼籲新加坡人民「最好面對現實,必須做好心理準備」。
李總理矢言:「將盡最大努力避免捲入大國競爭。」他沒有要將區域的和平與穩定外包給他國,而是努力建構自己國家利益的護欄。我們呢?
*作者為淡江大學戰略所副教授、中華戰略暨兵棋研究協會理事長,本文原刊《奔騰思潮》,授權轉載。